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徐州老人常敬光专注篆刻20年 刻了二三千方印
2017-06-15 16: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书柜的玻璃上贴满了常敬光的篆刻作品。

和小外孙一起琢磨篆刻。

一带一路壮国威

常敬光田秀荣“夫刻妇评”。

一城青山半城湖

江山如此多娇

雄心壮志中国梦

  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讯 76岁的常敬光和75岁的老伴田秀荣住在复兴北路一幢老旧的小楼里,从路旁的小巷进去还要拐一个弯。走进老人的家,仿佛误入了一个令人惊喜的藏宝洞:柜子里、书桌旁、床铺下堆着一二十箱篆刻好的青田石印,屋里最多的陈设是墙上挂着的裱好的各种印花和堆叠成摞的印谱、印影、篆刻字典,满满当当整整齐齐,一派纯雅朴厚的书香气息。

  常敬光从小学四五年级起接触篆刻,入伍后在部队里“刻出小名望”,退伍后当刑警之余也没舍得丢下,直到1997年因缘际合投稿发表,从此一发不可收,专注齐(白石)派篆法,挥刀方寸铸华章,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破案劲头钻进去,终有收获,二十年来,刻了二三千方印,获奖无数,更因为诸多朋友刻名章印记结交了一帮书画界的知己好友。

  挥刀方寸铸华章

  常敬光和老伴住单位的宿舍楼,简洁朴素的一室一厅,一进门,侧墙上便是一面常敬光的篆刻作品印屏,上面选印了10多方印花,以曲为美,以柔化刚,于细微处见精神与风骨。小小的客厅两步走完,进去便是老两口的卧室兼常敬光的工作室。两位老人的床旁是更大的一幅印屏,选印了足有20多方印花,题签颇有诗情画意:“山抹微云无墨画,竹敲秋雨有声诗”。屋内还有一个两扇玻璃上贴满了拓印下来的常老印章作品的书柜和一张有些年头的笨木办公桌。办公桌上,除了茶杯、一筒毛笔和一盒厚薄、刀口宽度不一的刻刀之外,就是一小堆青田石原料、一块刻了一半的印章和几大摞资料书,《金石大字典》、《齐白石印影》、《齐白石印谱》、《齐白石篆刻字典》、《吴昌硕印谱》,基至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有些书已经被老人翻阅摩挲得很破旧了,书页发脆,封面也用另外的纸重新糊过。

  这是常敬光工作的小地盘,他每天都要花上数小时专注其中,下午还有1岁多的小外孙在旁学习+捣乱,但老人乐此不疲精神抖擞,一边照看小外孙一边进行自己的篆刻创作。

  常敬光的篆刻作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给慕名上门或在淮塔交往认识的书画界朋友刻的书法印章,这部分刻完即送出,有时一人就请托他刻十几方,“搭工搭料搭时间”,光是淮塔范围就送出了五六百方,常敬光也因此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屋内堆的不少书画条幅就是这些朋友送的。更多的作品是充满“正能量”的创作,抒发文学情怀,关注时事有感而发的,如“一带一路壮国威”、“雄心壮志中国梦”、“厉害了,我的国”;也有赞叹家乡徐州历史人文风景的,“猛士如云唱大风”、“一城青山半城湖”、“红杏花飞燕子楼”、“子房山上韵悠悠” ;还有表达心志心声的:“他书多为人说好,我印独寻己开心”……每方篆刻无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笔笔体现其笔意,字里见乾坤。

  “我印独寻己开心”

  桌上正放着一方刻到一半的印“江山如此多娇”,常老跟我打过招呼后,一手握印,一手拿起锃亮的刻刀,娴熟地落刀刻起来,握姿是五指紧握型,坚硬的青田石在举重若轻的刻刀之下,仿佛变成了柔软的泥土,分秒之间,“山”字已露峥嵘。

  “您刻一方印需要多长时间?”

  “顺利的话,十几分钟就能刻好。但要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重刻五六次、七八次的都有。”常敬光戴副眼镜,白背心白衬衣,气质干净温和,执刀的神情专注认真。

  篆刻并不像老人举刀落石这么简单,有了腹稿之后,磨平、打稿、反印,然后才是坐下来静心篆刻。

  篆刻是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人们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它集书法与镌刻于一体,让人在方寸之间领略惊心动魄的艺术享受。篆刻分为白文与朱文。白文在行刀时把字的每一笔画都刻掉,使字凹下,印面凸出,这样印出来的字就是红底白字。朱文是白底红字,篆刻方法与白文相反。从艺术感染力上来看,白文,浑厚庄重,朱文,秀雅生动。常敬光两种文都刻,此刻刻的这方印是白文。

  老人1997年开始独研齐(白石)派篆法,齐派篆法的最大特点是单刀刻法,印文苍劲有力。但常敬光又不拘泥于齐派,多年来研读齐派印影、印谱、篆刻字典的同时,融入心得推陈出新,有时改白石先生的一边向线刻法为两边向线刻法,刻出的印文又恰当留白,庄雅有骨。

  看孙子读书看报

  痴篆刻琢磨“小玩意儿”

  聊及当下,常敬光老人满足地说:“我的晚年四件事,看孙子,读书看报看电视,痴篆刻,琢磨小玩意儿。”孙子是三女儿家的小外孙,才1岁多,每天下午送过来,由常敬光老两口照看。小外孙聪明可爱,给两位老人带来了很多快乐,当然也有捣乱的时候。常敬光老人下午做篆刻功课时,小外孙就搬来一把椅子,站到椅子上,两只小手搬起对他来说挺沉的青田石,学着爷爷,翻来覆去地看、琢磨;要么,拿起一把刻刀,像模像样地也要下刀。小外孙的可爱伶俐常常让两位老人忍俊不禁。

  读书看报看电视,在常敬光老人看来是一件事:都是他了解新鲜事物、国家大事的窗口,不但每天要看、阅,还要与人交流,一日离不得。

  痴篆刻,小学中学时隐隐约约的喜欢、自学不用说,入伍后渐渐“刻出小名望”,每有老战友、老同志退伍,都要找到常敬光:“小常,给我刻方印带着吧?”他也有求必应。1997年,香港回归,九里区的区报《九里风》找到已经退伍到九里公安分局工作的常敬光,想请他写个书法。写书法常敬光不擅长,回家后跟老伴一说,老伴建议他刻印。他一想,这个行,找到两块石头,刻了两方印:香港回归,一国两制。《九里风》拿到常敬光的作品后,惊喜之余,增加任务:“两方不管,给你4小时,再刻两方。”常敬光也很爽快:“不用4小时,2小时就管。”又刻了两方送去。刊登他作品的报纸,他剪下了,好好地留存在自己的剪贴本里。

  作品的发表激发了常敬光的创作激情,从那以后,他一发不可收拾,篆刻作品的量和质都大增,不少作品在《徐州日报》《济南铁道报》等报刊发表。退休后,篆刻更成为老人生命中的一大支撑。心血来潮立即拿刻刀,白天刻,半夜起来刻,刻好的印拓了挂墙上,夜里起身、早晨锻炼回来,都要先看看昨天刻的印有毛病不?钻研起来就跟刑警破案一样,钻进去就“咬定青山不放松”,老人的认真与刻苦也带来了丰盛的收获,作品先后获得全市公安系统“翰墨丹青颂祖国”书画展一等奖、老年健康书画大奖赛特别奖等奖项,厚厚的一大包获奖证书证明了老人在篆刻艺术上的天分与努力。

  除了前三样,常敬光现在还在学写千字文、写诗歌,雕桃木小品。他给小外孙雕的桃木小葫芦小巧玲珑,光滑可爱。这些都是老人琢磨的“小玩意儿”。

  夫刻妇评老伴当“总参”

  老伴田秀荣是常敬光的第一个观众,也是他的第一个评论者。老两口夫刻妇评,老伴是“总参”。几十年篆刻环境的耳濡目染和对常敬光艺术特色的了解,老伴常常在他的作品还未最终成形时就对某字的一笔一画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样的建议往往是中肯的,常敬光也欣然接受,立即改正。

  两位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携手去淮塔锻炼,以前住汉桥时是跑着去,后来骑自行车去,现在搬到复兴北路了乘公交去。早晨5点就起床,到了淮塔,边锻炼身体,边和老熟人拉拉呱。这时,常敬光老人一定要把前一天读报看电视时了解的“重大新闻”与老友们讨论分享一番,方才欣欣然与老伴携手回家。

  下午是他们与小外孙的“天伦时光”,常敬光带着小外孙琢磨他的篆刻和“小玩意儿”,老伴忙里忙外准备下午的水果与晚餐,幸福如流水缓缓流淌。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