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湖清河畅彰显美丽徐州
2017-06-15 15: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讯 徐州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水域面积占比10.12%。大运河傍城而过,故黄河贯穿东西,有微山湖、骆马湖两个天然湖泊,中小型水库72座,大沟级以上河道1233条,大中型泵站53座、水闸88座。

  立夏时节,驱车在故黄河市区段行进,只见道路干净整洁,河岸树木葱郁,岸坡草地如茵,河边休闲广场上,下棋的、跳舞的、遛弯的,居民怡然自得。

  ■编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先导。

  俯瞰故黄河,一河清澈流动的碧水,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镶嵌在徐州城中,把城市装扮得飘逸流畅;穿行云龙湖畔,长堤、绿地、垂柳,微风中,绿色植被更显苍翠欲滴,湖水愈加清澈动人,野鸭戏水、白鹭纷飞成为常年上演的生态景象;驻足丁万河两河口公园,凭栏而立,丁万河水从脚底缓缓淌过,像微微拂动的丝绸,韵味自生……

  6月12日,水利部和江苏省政府在徐共同召开徐州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会,徐州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徐州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将其作为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基础工程,建成全面小康、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和打造“强富美高”新徐州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水景观和汉风乐舞山水彭城的水文化体系,水文化遗产得到了良好传承与保护;徐州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实质转变,以青山绿水的全新景致和“楚韵汉风”的城市气质,成就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园林宜居之城,水与山交融、水与绿交融、水与城交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底色。

  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意见中写道,徐州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在河湖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矿坑塌陷地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文化发展以及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机制、融资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有益探索,对江苏省内外类似地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展现我市开展试点工作、推进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探索、举措、成效和经验。

  创新河湖管护“六化”机制全国推广

  茂盛,更时不时看见撑着小船清洁水面的保洁员。

  在徐州,像故黄河这样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还有很多。

  徐州市委、市政府抢抓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契机,通过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河长制推行、水利风景区创建等工作的开展,以创新促改革,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管护效率,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实现人、水、城和谐发展。

  河湖是水资源的载体,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5月29日上午,在故黄河百步洪广场,从事保洁近20年的胡福志正牵引着小船,配合两位搭档清理靠岸水面。这位被同事称为“胡司令”的老保洁员,谈起保洁工作来有板有眼。

  “如果管理所巡查员发现河面有一处垃圾,现场无保洁船在,并且通知的保洁员1分钟内没来清理,那就得扣1分。这1分可值钱了,公司扣个人50元,政府扣公司1000元。如果公司负责的河段一个月扣分达25分,直接影响下一轮招标。”说这些话时,“胡司令”一脸认真,紧接着憨笑起来,“公司招标招不上,我这司令也当不成了。”

  保洁巡查监管严,靠的是《徐州市河湖保洁质量技术标准》这道标杆。(下转04版)

  按照河湖不同等级和区域位置,分别明确人员数量、机械配备、作业内容、质量要求和垃圾处理等,河道管护真正实现标准化。

  这是创新管理机制“六化”之一的“市场化保洁”,机制还包括河长化协调、长效化监管、标准化管护、综合化执法、考核化评比,通过制定“河长制”考核办法,将河长职责纳入政绩考核,倒逼相关责任人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管护河道清水。制定市区河道考核办法,建立市、区、物业公司三级考核制度,农村河道坚持因地制宜、“以河养河”,积极筹措资金,管护效果大大改善,倾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湖。

  2016年10月份,在水利部召开的全国河长制及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座谈会上,徐州市就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进行交流发言,经验在全国推广。

  水利风景区打造城市新名片

  3月22日,全国首届“寻找最美家乡河”大型主题活动终审名单揭晓,全国共有25条河流入围终审,徐州鼓楼区丁万河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河流名列其中。

  “丁万河”的前身是“清水线河”。公元1679年,清河道总督靳辅奉康熙之旨主持开挖。在楚园东岸丁万河大孤山遗址旁,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清水线河、大孤山石坝、石闸遗址”。

  丁万河水利风景区依托丁万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而建,景区规划范围是丁万河玉潭湖至京杭运河之间 9.6千米河段的河道、护岸,以及沿线楚园、防灾公园、运河口绿地等重要节点,形成具有“一心一带三区”空间布局的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为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2015年,丁万河沿线又增设游客服务中心、导览图、建设了龙施雨沛水车、丁万河水博馆、治水名贤广场、水韵诗廊、战神雕塑、民俗广场等新景点,融入更多水文化要素,使之成为以水文化为灵魂、以楚汉文化为特色,集水利科普、观光游憩、文化体验、运动休闲、水生态为一体的水利风景区。

  穿行在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里,如同行走在连绵不断的画卷中,占地53平方公里的景区中,湖光旖旎,芳草萋萋,候鸟嬉戏;银杏、雪松、池杉等乔木掩映在亭台廊榭间,斜阳映照下美不胜收。“真想不到贾汪竟如此美丽!”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发出这样的惊叹。很多人更想不到的是,在7年前,这里还是徐矿集团权台矿和旗山矿的采煤塌陷区域,坑坑洼洼,破败荒芜。

  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开阔水面,同步展开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和湿地景观开发,硬是在原来一片废墟的塌陷地上,建成了一个6500亩湖面、3500亩湿地面积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目前正在积极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湿地品牌。

  徐州市把水利风景区创

  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与河湖管理范围划定结合,先行划定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景区功能分区,明晰水利工程与景观工程权属,分清可用可动和不可用不可动界限,以功能促进景观,以景观提升功能;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把水利风景区建设纳入地方旅游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云龙湖已发展成为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防洪保安为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高峰期间每天达10万人;与城市转型发展升级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采煤塌陷地治理扶持政策,积极开展煤矿塌陷区生态修复工作,特别是贾汪区煤矿塌陷区的治理,使当年采煤区的繁华盛景在塌陷贫瘠后又恢复了繁华,振兴了经济,已复垦土地10万亩,打造湿地水面10万亩,发展了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徐州还通过增做湿地、湖泊,实施退渔还湖、扩湖增水工程等,形成了“九河绕城、七湖润彭”的水系新格局,城市水生态环境实现了“由灰变绿”的靓丽转身,一批批精品水利园林和水生态修复景观陆续建成。目前,徐州拥有云龙湖、故黄河、艾山、潘安湖、金龙湖、丁万河6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督公湖、吕梁湖、大沙河等19处省级水利风景区,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践行绿色发展,徐州“河长制”迈向“河长治”

  河流好比人体血管,河流管理保护事关我们生存环境状况,也直接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创新。

  作为“河长制”的积极推动者、生动探索者和有力实践者,徐州不断探索河湖管理制度和模式,总结完善长效管护,积极推进“治”“管”结合,开创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从蓝色的“河长”标牌走过去,眼前就是整洁美丽的运料河。两面草皮护坡伸向远方,下方是水泥衬砌,干净的水面上倒映着远处保洁员正在工作的身影。

  5月31日下午,徐州铜山区副区长刘刚,也是运料河区级河长,与镇级河长许东一起来到运料河查看。

  “以前看河脏水污,觉得那是水利部门的责任。当上河长后,我和区里签订责任状,责任压力变成了工作动力。”铜山区张集镇镇长许东,现在还多了个河长的身份。作为张集镇12条镇管河道的河长,除了每月定期巡河几次外,平时只要到村里,许东就一定会去分管的河道看看。“只要发现河道内有漂浮物等问题,我打一通电话,快的话几分钟,慢的话半小时,村里的河道管理员就过来解决了。”许东告诉记者。

  从承担责任、组织管理、落实资金,到发现问题、协调问题,再到担任保洁员、管理员,他对这段运料河了如指掌。

  像许东、刘刚这样的镇级、区级河长,在徐州数以千计,他们呵护着徐州1.4万多条乡镇级以上的河道。

  “河长制”在徐州生根、发芽、绽放,成为河湖水系治理的重要抓手,让徐州的每一条河流回归、蜕变、升华,并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临河而居的百姓。

  “以前没人管,大家你扔我也扔。现在有河长监管,有巡查员巡视,保洁员每天下河打捞垃圾,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排了。”这是泉山区一个村级河道边农民张亮的认识变化。

  治理好老百姓身边的水环境,是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的责任所在、民心所系。

  随着“河长制”的层层推进,社会力量也被带动起来。河长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职责在所负责河道进行竖牌公示,社会公众可以随时监督。

  今年4月份,徐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徐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全面推行河长制,紧紧围绕水资源科学配置、水生态自然和谐、水安全保障有力的发展目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将为我市河湖管护带来三个改变。徐州市水利局局长卜凡敬说,变“多头治水”为“一龙治水”,形成管护合力。河道管理与保护涉及水利、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河长制实施以后,将不调整、不削减、不取消各部门原有职能职责,通过河长制这个新机制、新平台,由河长统筹协调各部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推动河湖管理与保护各项工作。

  变“应急整治”为“系统治理”,解决河湖突出问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水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单打独斗不行,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系统治理,综合考虑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等要求,实施一河一策,坚持水体、陆域污染同时治理,实现河湖污染问题的标本兼治,真正让污染的河清澈起来,断流的河流动起来。

  变“集中式治理”为“常态化管护”,实现“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的重大转变。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河长制重在建立水清岸绿的长效管护机制,实现河道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提升管护水平。在推行河长制时还将引入群众监督评价,实现社会各界深度参与,把老百姓从旁观者变成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经过大家的共同参与,真正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