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宁
中国江苏网5月16日讯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作为江苏省首个“海绵城市”园林试点项目,我市襄王路绿地和韩山路绿地工程于去年竣工开放。
襄王路绿地紧邻九里山古战场遗址南侧,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与一般街头绿地不同的是,这里原为采石场宕口,为提高雨水利用率,绿地下设置了两个总体积为1000立方米的海绵蓄水腔体,这种雨水蓄积利用方式在全省尚属首创。绿地内还设置了多处太阳能供电设备,通过现场传感器及物联网技术,对场地内各项水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使海绵绿地既起到景观绿化效果,也实现了雨水的蓄积和利用。
襄王路绿地工程的建设是我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规划引领‘海绵城市’建设,永续塑造人水和谐生态城”获得2016年度徐州市创新奖政府系统二等奖。
从“概念”走进市民生活
当前,我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期,却面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采煤塌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山体资源受侵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市通过运用新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技术手段,引领“海绵城市”建设,可持续性地塑造人水和谐的生态城。
“海绵城市”也从概念逐步走进市民的生活。2014年9月份,位于金山东路与泰山路十字路口的金山东路绿地完工并向市民开放。这个下沉式园林有一处位于地面下的集水池,其管道一直通向泰山西山脚下的藏洪沟。这是我市第一座城市园林配套建设的集水池,金山东路绿地的绿化带比马路表面低30厘米以上,这样雨水就会被有效地收集起来,并为浇灌植物而利用。
2015年,省住建厅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后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都要如同“海绵”一样,最大程度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提高排水防涝能力。
根据省住建厅要求,今后要把地块雨水吸纳率等指标作为开发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重要技术指标,通过规划来有效落实“海绵城市”的各项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公园都将成为重要的海绵体。同时推进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广场、停车场推广使用透水铺装系统。新建住宅小区要规划建设雨水系统,室外步行道、停车场应采取透水铺装,政府投资的保障房等项目要率先落实。
为了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我市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至2030年,60%建设用地按“海绵城市”理念建设
内涝是许多城市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我市科学划定中心城区39个汇水片区,排查城市易涝风险点,控制城市径流总量,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的影响。通过“源头消减、中途控制、末端治理”的“海绵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降低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让城市弹性应对水患和环境污染。
水、绿地、道路……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如何形成整体合力?
我市通过“海绵城市”统领所有涉水规划、协调绿地系统规划、道路竖向专项规划,全局性引导“海绵城市”开发建设,延续徐州市山水肌理、保护区域安全;识别重要的生态板块、构建生态廊道,保护山体、水体、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通过大疏大密空间的有序指引,留足生态空间与水域用地,让城市与自然共生。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运用智慧型的现代技术手段,统筹“海绵城市”建设,动态模拟城市风环境、水环境、建设环境,推进智慧化“海绵城市”措施,为深化构建徐州蓝绿网络系统提供决策依据。同时,推进雨污水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发掘水空间价值,在减少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积存的雨水塑造和美化城市水景观。
2016年我市成功获批江苏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省下拨专项资金9000万元作为试点区建设的扶持资金。我市也积极构建近远期“海绵城市”可持续建设项目库有序推进规划实施,2020年前需完成50.6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至2030年,全市60%的建设用地需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