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日讯 4月16日上午,新沂市阿湖镇练马村,农民尤风通人在田头,就把一筐筐蔬菜卖出去,换回大把百元大钞。尤风通一边数着钞票,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一季,听专家的话,种青莴苣,仅仅一个大棚纯利润就有1万多元。”
尤风通所说的“专家”,不是具体哪个人,而是农产品销售的大数据。
阿湖镇农民有种植莴苣的传统。今年3月,又到莴苣种植季节。农民们不知种啥品种,驻村干部联系北方农贸批发市场等多个大型市场,分析它们统计的销售数据,发现白莴苣不如青莴苣好卖,便建议农民全种青莴苣。农民们听从建议。
“你还别说,真就灵了,一亩地多赚五千块钱。”练马村贫困户张金红说,种青莴苣,一季收入超万元。
菜贱伤农、果贱伤农,这种情形各地常发生。如何让农民在种子下地前,就做到“心中有数”,一直是难题。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通过大数据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大数据的应用,让农民看到市场的需求在哪里,销量好的产品有哪些,他们从此种地不再盲目。”新沂市农委主任王运尧说,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大多靠经验,甚至凭感觉,很少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将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各种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记录、分析和整理,就能让农民的生产活动变得更有效率、更开放、更精细。
新沂市新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大户戴希元就是一个实例。他站在大棚中告诉记者:“最近天气转暖,很多种植户发现,西葫芦大小不均匀,上市根本卖不上好价钱。但我们就是找不到原因。”问题反馈到新沂市农委,农委组织科技人员调取大棚内作物生长数据和监控画面,通过数据分析, 找出“病因”:春季棚内昼夜温差太大,尤其白天最高温接近40摄氏度。专家指导种植户早晚及时开关风口,确保白天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夜间温度不低于10摄氏度。大棚西葫芦坐果大小不均匀的难题因此得以解决。
新沂推动“互联网+”农业,通过对规模化生产基地的信息采集,使农民种田从“靠天吃饭”变成精准的“看数生产”。
新沂时集镇踢球山农业小气候服务站建在山区桃园中心。4月2日,观测站监测到当天上午10时,当地部分山区率先达到水蜜桃授粉所需地表温度,随之准确预报花期,提醒果农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授粉,由此避免5日将出现的域内低温天气,挽回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近200万元。
“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监测到户。纳入数据库的农户,在极端天气、病虫害高发等特殊情况发生前,会收到防护措施提示。”新沂市气象局局长王静说。新沂在邵店、时集建起高标准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监测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基本数据,以及暴雨、大风、高温、低温、干旱等专业数据。
在新沂,有个独特的大数据平台叫“天地图”。这是基于地理信息的大数据施政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新沂将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的数据,统一管理、整合共享。地税、国土、城管等部门全部接入 “天地图”系统。
让大数据“说话”,既能致富农民,又能促进公平。新沂依托人口、法人数据库比对大社保信息,对群众反映的低保不公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重保1100人,漏保730人,节省财政资金1300万元;一批占地不用的企业,经过新沂市地税局运用“天地图”,被轻松挖出来,1800多亩闲置低效用地因此被盘活。
本报记者 郑 焱
本报通讯员 满东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