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5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李梦虎 李松)4月8日上午,在丰县梁寨镇李新集村,150多位来自福建、香港、澳门、菲律宾等地的李氏族人聚在一座坟前,在这抔黄土下长眠着他们共同的祖先-徐州李氏一世祖李正居。他们作为李正居次子李宾后代,历经650余年的失散,终于实现20余代族人“认祖归宗”的愿望。
徐州李氏一世祖李正居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自河北真定县(今正定县)迁至徐州西北程子院(今丰县梁寨镇李新集村)。李正居生五子-恭、宾、谨、让、武。历经繁衍世传28代,人口约15万,分布在苏、鲁、豫、皖诸省七百多个村庄。徐州李氏名人辈出-有徐州唯一的状元李蟠、兵部尚书李卫、福建督军李厚基、抗日英雄李云鹏等。
徐州李氏虽然人丁兴旺也有着遗憾-李正居次子李宾失散,每次重修家谱,族人总想寻到这一脉的下落。
远在三千里外的福建省晋江市石圳的一支李氏族人,历经650余年的繁衍世传26代,族人约2万3千多人,分布在晋江、香港、澳门、台湾、菲律宾、新加坡等地。
石圳李氏家谱记载一世祖李望山的祖父晦翁公来自砀山但信息不详。1686年,石圳李氏九世族人李学龙感叹“子孙虽盛,独忧来历之无稽”,1762年,十一世族人李清彦感叹“所幸者我家先世有谱序具文在焉,然其来历不明”,可是这支李氏族人从没停止寻根的努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2年,石圳李氏家族组团赴砀山寻亲无果而返。当年4月,他们抱着不找到根誓不返乡的决心再赴砀山。
安徽砀山与丰县接壤处绵延百里,有一万多徐州李氏族人分布在砀山的58个村庄里。丰县的李氏族人得知石圳李氏到砀山寻根遂派人对接,双方交换族谱,各自返回细查。
经过5年的研究、会商,双方一致确认石圳李氏始祖望山公之祖父晦翁公为徐州陇西堂一世祖正居公(七公)派下二房二世祖(李宾)。
徐州李氏宗亲代表李家跃说,岁月久长、天各一方,但我们对失散亲人的牵挂从未消散,二房亲人回家是家族几百年来的盛举,我们多年的期盼终于梦圆。
旅菲石圳宗亲会长李天基为家族出这么多名人而自豪,表示将把家风以及亲情带给在菲律宾的两万多族人。
对于这次跨越650年的“宝贝回家”,徐州李氏20世族人李鸿民感慨地说:“石圳李氏宗亲百折不挠的寻根经历,体现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明宗亲、知世系,不忘家族之一脉相承,不忘民族之血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这些特质将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