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班2014年为第十届刘邦文化节演奏。
曹家班合影,戴眼镜者为曹河南。
曹威邦在演奏中。
文|张让 图|曹贺
中国江苏网4月5日讯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道,木匠拜鲁班、铁匠拜老君、唱戏敬的是老郎神,吹喇叭的拜谁?当然要拜汉朝开国大臣绛侯周勃。史书记载:周勃,沛县安国乡周田村人,揭竿起义前织薄曲为生,常为邻里丧事做吹鼓手。故而民间吹打乐在沛县一代代地衍续传承。
金元时期,西域的唢呐伴着驼铃声来到中原,加盟鼓乐班,并取了个汉族名字叫“喇叭”。至今沛县尚有民间喇叭班一百多家,叫得响的有陈家班、张家班、蒋家班、耿家班等,春兰秋菊各竞一时之秀,经久不衰的还是栖山镇周店村的曹家班。
曹家班,乾隆年间被称“官喇叭”
说起“官喇叭”的来历有年头了。据掌门人曹威邦介绍,清乾隆46年,黄河决口青龙岗,古沛大地一片汪洋,县衙门被迫迁到栖山,这一迁就是70年。70年间,县衙里每逢春秋祭祀,迎来送往需用喇叭号铳,派活都找曹家班,因此得名“官喇叭”。“官喇叭”到底有多少代了?年过七旬的曹威邦也说不清楚,只因封建社会歧视喇叭艺人,喇叭的行业被视为“下九流”,写不进家乘族谱。
曹威邦兄弟四人,除了老二仲邦外,威邦兄弟三人全都子承父业干起了喇叭活。威邦七岁学艺,父亲讲这叫“童子功”。童子功不好练,七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年龄,别的孩子玩泥巴,你要吹喇叭;别的孩子唱儿歌,你要背诵那些咒语般的“郎当歌”。老艺人大多不识谱,授徒传艺都是嘴对嘴、手把手,念谱只能靠“郎当”。一遍两遍、三遍五遍,再“郎当”不会就得吃带把的烧饼——挨巴掌,父亲说,打走瞌睡虫,让你长记性。
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三兄弟的喇叭艺术如同雨后的高粱,吱吱地往上长。九岁那年,父亲带着威邦兄弟三人出门试活,一亮相就震惊乡里,无论内行看还是外行讲,都说曹家班出了三棵好苗子,“官喇叭”后继有人了。“听到这话,好板脸的父亲笑了,乐得像个老顽童。”曹威邦说。
平心而论,读书吹喇叭,威邦都喜欢,如果二者取其一的话,威邦情愿上学不上活(民间艺人称红白喜事吹喇叭为活)、愿听读书声不听喇叭声。可是命运老是跟他过不去,当他几乎百里挑一地考上家乡最高学府沛县中学的时候,父亲却把录取通知书给扣下了。父亲后来才说:我不是不想让孩子上学,我也知道读书好,可是比上学读书更重要的是吃饭,当时,三年困难时期的阴影正笼罩着古沛大地,抬棺材都找不齐人,谁还用喇叭?不吹喇叭曹家就断了来源,揭不开锅,家里人口又多,生产队分的那点粮食不够一个人吃的,如果不外出逃荒,非饿死人不可!何谈读书求学?
逃荒西行,吸取河南民乐精华
1963年秋,曹威邦跟着父亲哥哥走上逃荒之路,一路西行,来到豫西洛水,落脚宜川县杨门村。灾年饿不死手艺人,河南是戏曲大省,老百姓只要能吃上饭,第二件事就是听戏,说“乡乡有戏班,村村搭戏台”一点不过分。曹家父子与当地村干部约定:曹家父子为当地戏班义务伴奏,杨门村为他们免费提供两间废旧窑洞居住。
有了落脚地,威邦父子晚上伺候戏班,白天走乡赶集为老百姓剃头。沛县有句歇后语 “剃头吹喇叭,一捏二”。理发吹喇叭,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扯到一块去?曹威邦讲,从前红白喜事用喇叭,不像现在,谁想用就用,过去有钱人家用得起,穷人根本用不起。这样一来,喇叭艺人就有一大半的时间闲置在家没事干,没事干就得找事干,喇叭艺人大多心灵手巧,不能干别的,剃头理发还凑合。不知何年何月,理发与吹喇叭结缘了。就凭着一颗诚心两门手艺,曹家父子与杨门村的干部群众打成了一片。
有情有义的曹家父子,为老百姓理发三不要钱——军烈属不要钱、五保户不要钱、艺人不要钱。这一来感动了当地的村干部,你讲究我比你还讲究,经村领导研究决定:把全村男女老少的“头”全都包给曹家父子。这一包曹家父子除了吃喝,年底还有余钱寄回家乡。
一晃熬过了三年,1965年风调雨顺,麦收前家乡来信告知“生活好转,盼归”。村干部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的结果是:父亲带着大哥回沛县,曹威邦暂时留在河南,这一留,威邦又在河南度过了14个春秋。
17年的豫西生活,让曹威邦获得三大收获,一是学习了豫西民间音乐和地方戏,提高了自己的演奏水平;二是结交了一批河南的朋友,拓宽了眼界;三是喜得长子,为了纪念难以忘却的外流生活,他特地为儿子取名曹河南。
教子学艺,自有曹家教学方法
有人说天才的最早发现在音乐,对此曹威邦深信不疑,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艺术天赋,怎么看儿子都是一块好料,就看当父亲的怎样雕琢了。凭着自己的从艺经验和文化素养,他知道民族吹管乐的基础是气息和指法,关键是音准和节奏,基于此,曹威邦为儿子小河南制定了一套学习规划。
他土法上马,小河南5岁时曹威邦开始让他“对音”,也就是教科书上说的“听音练耳”,他先用笙吹出一个音,然后让儿子再按着这个音高唱出一个相同的音来。从一个音到三个音,从三个音到五个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他又采取击掌踏步、载歌载舞的方法进行节奏训练,让儿子踏步歌唱,这一招果真管用,不仅夯实了儿子的节奏感,同时启蒙调动了孩子的肢体语言,以致后来不论多大的场合,小河南都能潇洒自如地表演发挥。
曹威邦教子传艺基本上继承了曹家班的衣钵,但与父亲又有区别,如不唱“郎当歌”而学识简谱,不靠巴掌逼着学而是让孩子在兴趣中学,适当掌握孩子的练功时间、注意保持孩子学习练功的兴奋点。
说到计时练功,客居窑洞,墙上无钟手上无表,如何计时?曹威邦自有方法:孩子学习练功之前,他事先卷好几支土烟,抽一支烟约莫十分钟,几支土烟抽完了,孩子也该收功了。天长日久,小河南技艺不断长进,曹威邦的烟瘾日益提高,以致他年过古稀,依旧一天两包烟不减。
摘金夺银,足迹遍及苏鲁豫皖
曹威邦不仅教儿子学艺,更重要的是教子做人。他告诉儿子,不图虚名不贪利,吹好喇叭做好人。这是咱曹家班的传统,也是“官喇叭”的招牌。每逢县里、乡里召开表彰会、庆祝教师节、慰问敬老院等,曹家班随叫随到,不计报酬。汶川地震,曹家班积极参加赈灾义演,当场捐款6000元。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当曹戚邦感到年事已高,力不从心的时候,可喜的是儿子曹河南风华正茂,血气方刚,老曹做元帅,小曹打先锋,2000年后,曹家班多次在省、市民间吹打乐比赛中摘金夺银,在历届刘邦文化节上一展风采。
年轻人敢想敢干,小曹早就不满足于“一幅铜板两传笙”式的老八板,他要雏凤清于老凤声,移步换形再发展。小曹贷款购买了键盘笙、电子琴、架子鼓,装备齐灯光音响,还有装卸方便的流动舞台,组建起“曹河南民间艺术团”,足迹遍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
2015年江苏省文化厅授予沛县曹家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曹威邦也被列入“非遗(唢呐)”传承人,曹家班多次代表徐州市参加全省非物质文化艺术展演,并入选江苏省“边疆行”文化艺术团远赴西藏巡演。巡演结束后,省文化部门领导接见全体演职员,领导拉着曹河南的手亲切地问道:
“小曹,你是江苏人吗?”
“我祖居徐州沛县,是地地道道的江苏人。”
“哪你为什么叫曹河南?”
小曹笑了,他说:“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我爸爸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