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厉害了,庄稼喷农药用上无人机
2017-03-31 17:5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植保无人机一小时能喷70多亩地,可以背负10公斤的农药。

  中国江苏网3月31日讯 拥有一台航拍无人机是无数摄友的梦想,在很多景点,航拍无人机的出现总是能吸引很多人的眼球。而在睢宁县双沟镇村的田间地头,也出现了一种无人机,令农民兄弟们大开眼界。这些无人机叫植保无人机,并不是拍风景用的,它们的任务是给庄稼喷洒农药。

  无人机一小时能喷70多亩地

  这几天,一台台植保无人机飞翔在双沟镇麦田上方,引来很多农民围观,放学的孩子们看见了,纷纷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喜欢得挪不开腿。

  双沟镇党委副书记杜昆鹏介绍,2016年5月,双沟镇着手大规模推动土地流转,以村集体为基础,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睢宁秋歌农业发展公司,对全镇流转出来的3万亩土地进行整体种植经营。25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把分散的土地进行整体化经营,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收割、植保。去年6月,秋歌农业发展公司花费60余万元一次性购置了10台植保无人机,成立了苏北地区首家专业化无人机植保队伍。

  为操作这批植保无人机,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广发通知,在全镇各村寻找适合担任“飞手”的村民,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统一培训,持证上岗。目前秋歌农业公司共有20个职业飞手。“飞手”不仅可为本村耕地进行植保服务,也根据需要,前往外地提供农作物植保服务。

  飞手队队长朱野原本是双沟镇的工作人员,他说,这种植保无人机购自深圳一家公司,该公司生产的航拍无人机也很热销。植保无人机与航拍无人机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航拍的是4轴,植保的是8轴,重量约12.5公斤,稳定性更强,它有一个大水箱,可以背负10公斤的农药。

  在没有植保无人机以前,农民喷给庄稼喷洒农药只能靠人工手摇,不仅速度慢,而且有农药中毒的危险。工人喷洒农药一小时只能喷一亩多地,而无人机一小时能喷70多亩地,效率大大提高。

  “无人机飞手”成最时髦职业

  在对一块农田进行喷洒农药前,飞手们要对农田先考查一遍,一般都是站在中间位置操作。因为无人机飞到200米远以后就会消失在操作者的视野内。

  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是距离庄稼70-80厘米高,比如现在给麦田喷药,飞行高度只有1米左右。

  朱野介绍说,双沟镇10台植保无人机在完成全镇3万亩耕地农药喷洒工作之余,还实现了向周边地区大量输出植保服务。喷洒农药,公司和村民可按照4.5元每亩结算,以承担成本为目标。还前往临近的宿迁、邳州、兴化等地,提供市场化无人机植保服务,包药剂每亩收费20元,不包药剂每亩收费8至10元。每台无人机每天至少可喷洒植保耕地500亩,每亩收费10元,效益明显。

  前几天,飞手王雪辰操作植保无人机在双沟镇柳园村麦田进行春季防治病虫害作业,村民们亲眼感受到高科技的速度。飞机飞起后,随着强大的气流喷出雾状的药水,短短6分钟就喷洒了约10亩麦田。

  去年8月,邳州八义集镇种植大户孙志强邀请飞手队帮助植保水稻。孙志强先将10亩水稻田作为试验区,使用一台植保无人机搭载10千克药水,一个班次,一分钟全部作业完毕。“传统压杆式农药喷洒方式,每亩需一个劳动力作业半小时。”孙志强作了比较。

  无人机“飞手”成为双沟镇城乡最时髦的职业,他们每喷洒一亩地提成1.5元,春季和夏季最忙的时候一天能喷洒500多亩。

  据了解,目前双沟镇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进行了流转,今后计划将全镇7万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出来进行整体种植经营,无人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