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30日讯 昨天早上,湖北路、珠山西路、黄河西路分时段依次实施临时交通限制,徐州马拉松组委会分别在这几条道路上实行赛前演练,模拟起跑、分流、补给、医疗急救、完赛等环节的比赛场景,对赛前准备工作做最后完善,也让徐州市民近距离感受了比赛的氛围。
数据
●补给站
共设19个。第一个设在起点后5公里,其后基本上每隔2.5公里会有一个补给站,从35公里开始,补给站的间隔距离缩短至一公里一个。
●补给品
比赛当日会准备香蕉2万根,面包3.4万个、巧克力1万块,海绵块3.3万块、饮用水3.9万瓶,饮料2.15万瓶,纸杯更是达24.2万个。
●医疗救护
在赛道起点、半程马拉松终点和全程马拉松终点将设立3个固定医疗站。赛道沿途,每2.5公里设置一个临时医疗站,全程共设临时医疗站17个;每500米处设一个流动医疗点,全程共设流动医疗点71个。每个医疗站点均配备2名医务人员和5名医疗志愿者,另有26辆120急救车分布在固定医疗站和临时医疗站处。各站点均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共100台。
●志愿者
共有3500名,其中赛事志愿者约2600人,安保志愿者约400人,医疗志愿者约500人。
300名学生“扮演”的参赛者冲出起点,观众一片欢呼
上午8点半开始,湖北路体育中心附近,武警把守,志愿者也已就位。来自市体校的300名学生“扮演”的参赛者胸前别着号码牌,做着赛前热身。组委会相关负责人沿赛道检查,对部分破损路面提出现场解决方案。
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指引下,参赛队员根据现场布置的集结、安检、存衣、检录标志,逐一完成相应流程,到达相应集结区域,进入待跑状态。9点10分一到,发令枪一响,300名参赛者冲出起跑线,路边的观众响起一阵喝彩声。
在拐向音乐厅的路上,蓝剑突击队的特警们和防爆车辆也整装待发,他们将负责反恐处突、突发矛盾和群体事件的处置。今年马拉松的安全服务严格按照国家田联制定的赛事安全标准来执行。在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上,公安、交警、武警将维持赛道及周边秩序和安全。比赛当日,出动的警力将达数千人。
因为全程、半程和迷你马拉松的行进方向不同,在湖中路至音乐厅门前,演练的是迷你、全程和半程马拉松的分流情况。10点钟一到,参赛运动员从湖中路音乐桥位置,按比赛行进方向进入滨湖健身步道,根据现场指示标识,在运动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完成分流。徐马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对指引标识的大小和设置位置提出了整改意见。
●水倒到纸杯什么位置,志愿者都曾反复试验
演练的第三站设在珠山西路游客中心附近,这里是徐马的5公里补给点。一字排开的桌子上放着饮用水、香蕉、小面包和吸满水的海绵。现场志愿者告诉记者,为了给参赛者提供最大便利,就连纸杯里水倒到什么位置,他们都反复试验。最后发现,将水倒到纸杯三分之一处时,最方便运行中的运动员拿起,刚好能一口喝完,既不至于洒出,纸杯还不会被一下捏瘪。
此前针对志愿者的培训中也特别要求,补给站的桌子上只能有水杯,不能放矿泉水瓶,而且水杯要放在桌子的最前端。备用的杯子倒上水后,用保鲜膜盖住留着备用。桌面上的水杯被参赛者拿走后,备用水杯要立即补齐。运动员扔在地上的纸杯、海绵和香蕉皮等物品,志愿者要选择赛道上没人时第一时间清理。
记者从徐马组委会了解到,徐马共设19个补给站。第一个补给站设在起点后5公里,其后基本上每隔2.5公里会有一个补给站,从35公里开始,补给站的间隔距离缩短至一公里一个。提供的补给品包括饮用水、饮料、海绵块、香蕉、小番茄、面包、巧克力等。
由于徐马参赛总人数达2万人,组委会准备的补给品数量惊人。比赛当日会准备香蕉2万根,面包3.4万个、巧克力1万块,海绵块3.3万块、饮用水3.9万瓶,饮料2.15万瓶,纸杯更是达24.2万个。
●医疗救助:每500米设一个流动医疗点
作为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马拉松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比赛对于医疗救助也提出了高标准。
昨天上午11点左右,在黄河路至大学路交叉口至黄河路与泉新路交叉口路段,徐马组委会除对全程、半程马拉松分流进行演练外,还特别对医疗救助措施进行了演练。3名参赛者分别模拟三种身体不适情况——疑似猝死症状、小腿抽筋症状和摔倒扭伤症状,现场医护人员及志愿者进行处置。其中,需转送医院急救的人员由急救车辆转送,同时上报医疗总指挥,并通知定点救治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据了解,本次徐马的医疗救护设置了多重保障,在赛道起点、半程马拉松终点和全程马拉松终点将设立3个固定医疗站。在赛道沿途,每2.5公里设置一个临时医疗站,全程共设临时医疗站17个;每500米处设一个流动医疗点,全程共设流动医疗点71个。每个医疗站点均配备2名医务人员和5名医疗志愿者,另有26辆120急救车分布在固定医疗站和临时医疗站处。各医疗点按现场急救要求,规范配置齐全了常用急救药品及医疗应急器械,各站点均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共100台。
徐州市卫计委还确定市一院、徐医附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矿总院、矿山医院、管道医院、铜山中医院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定点医院,在4月9日比赛当日开通绿色通道,准备空床,并组织心内科、骨科和脑外科专家待命,随时准备接诊伤员。
●3500名志愿者将为徐马“保驾护航”
本次演练的最后一个场景设在奥体中心南门的全程终点处。这里演练的是参赛运动员完赛后,在裁判员和志愿者的指引下,有序进入赛后功能区,以检验终点布局、功能设施的合理性及赛后服务质量和水平。
11点10分左右,模拟男女冠军冲过终点。在终点处,志愿者为前三名的完赛选手挂上名次牌,披上毛巾,并为其他完赛人员提供拉伸服务。与此同时,医疗人员和志愿者还会为参赛人员提供安全完赛指导。
为了保证参赛秩序、咨询引导、医疗卫生等管理服务悉数到位,3500名志愿者将为这场马拉松赛“保驾护航”,其中赛事志愿者约2600人,安保志愿者约400人,医疗志愿者约500人。记者从团市委志工部了解到,马拉松赛赛事志愿者人数众多,主要是从在徐大学生中招募,其服务岗位包括赛事语言翻译、后勤接待、竞赛组织、饮用水站服务、存衣车服务、车辆调度及引导、物品发放等。
徐州公交出租公司雷锋车队也加入了“徐马专项志愿者服务队”,将在4月6日—9日徐州国际马拉松比赛期间,对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参加此次赛事采访的媒体记者提供免费乘车服务。为方便识别,所有雷锋车队车辆右前方挡风玻璃处摆放带有“徐马”标识的志愿服务牌,顶灯有“雷锋车”字样,车门两侧及顶灯均贴有彩色雷锋头像。
同时,为了增强此次马拉松比赛的观赏性,徐州马拉松还先后招募了cosplay跑者、表演志愿者,并征集了加油口号。届时,出现在马拉松赛道上的,不仅有全力以赴奔向终点的参赛者,还会有身着cosplay服饰的个性跑者,沿途不仅有歌曲、舞蹈、啦啦操和乐器表演,更有“包子辣汤地锅鸡,徐马路上我和你”、“我的徐州我的家,徐州首马要参加”这样的个性加油口号。
这是一场跑者的聚会,更是一次青春的狂欢,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你来。
文/记者 王韬 图/记者 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