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 “家里有几亩地?收入怎么样?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对村里有什么意见和建议?……”2月下旬开始,市台联和市委统战部组成工作组,共同在新沂市双塘镇凉泉村开展“百家机关联百镇、千名干部进千村、万名党员入万户”走访调研。
“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市台联迅速行动,围绕“六问六帮”,即问党代会精神贯彻情况、帮解决群众思想困惑问题,问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帮解决社会信访稳定问题,问富民惠民为民情况、帮解决群众增收短板问题,问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帮解决项目建设障碍问题,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问治党管党责任落实情况、帮解决基层党建薄弱问题,深入农民家庭进行摸底调研。
在帮扶走访中,工作组深入凉泉村农民家庭,参观了菌菇养殖基地、猪养殖场、服装加工厂,村民委员会、村医疗卫生所、村科普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召开座谈会,详细记录了调研情况。据了解,凉泉村现有530户2460人,低保户家庭34户65人,其中立档建卡97户206人,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不够,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直接影响种植和养殖规模,全村上下无集体经济收入。
针对农民养殖问题,不少养殖户除养殖技术外,缺乏其他谋生技能,目前全省正在全面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和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搬迁(关闭)工作,养殖户担心如果没有补偿或者补偿标准低,将会极大影响自身利益,希望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补偿标准,将来能统一建设多片高标准养殖小区,统筹做好各项污染防治设施,出租给养殖户使用,这样既能统一解决好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能将对养殖户生计影响降至最低。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农民提出,目前村庄内的道路绝大部分为土路,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影响群众出行,庄内下水道也少,仅有村内主路埋设了下水管道,大部分农民家内仍是旱厕。由于村集体基本无收入,依靠村集体无法对村内道路进行改造,想依靠上级政策对存在问题进行改造建设,项目指标少,很难摊分到指标,或者摊分到的指标少,改造内容少,致使村内环境一直较差,多数道路还是土路,建议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
针对学龄儿童上学路途安全隐患问题,凉泉村现有学龄儿童130人左右,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在5公里以外的徐塘街徐塘小学就读,由祖辈负责接送上下学。由于道路狭窄且路况不好,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问题,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学龄儿童上下学的安全,在条件成熟时,可创建村幼儿园。此外,围绕田间生产基础设施、土地信访、村干部待遇低等问题,村民和干部提出各自问题及建议,市台联工作组认真将走访情况一一记录,下一步将深入研究整改措施,积极协调,做好落实工作。
“百千万”集中走访帮扶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通过集中走访帮扶围绕“六个一批”的工作目标,即努力实现突破一批发展瓶颈、化解一批社会矛盾、销号一批贫困人口、办成一批民生实事、总结一批帮扶经验、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市台联在帮扶走访中发现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追踪整改措施,让“百千万”活动成为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常态化平台,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