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接地气惠民生
2017-03-29 14:3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 三月丽春日,“创文”风正劲。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三年一总评”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验收之年。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阵地之一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度的共识、必成的信念,勇猛精进,打造特色,奋力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勇争第一。

  眼下,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多项创新创建活动,加快补齐社会保障、教育提质、公共安全和社区、道路建设等社会建设短板,切实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成一项接地气、连民心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随着一批批民生工程的实施,市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业已成为集科学发展之美、现代工业之美、文化旅游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于一体的大美园区,文明成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最靓丽的底色。

  ■突出社会保障 抓好生活环境工程提升

  每年重阳节,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街道办事处晓山社区小礼堂里,社区居委会都会为该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百人寿宴。晓山社区的会计告诉记者,社区每年纯收入300多万元,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投入在老人儿童生活、学习、保健等方面,在晓山社区党员、群众中形成共识。

  不仅于此,晓山社区着力提高服务水平,扩大民生之需,组织社区干部对孤、老、残、弱人员登记造册,每年列出专项资金160万元对社区居民发放福利及帮扶资助,让全体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其中,垫资十余万元为180多名7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了医保,按照每年1600元的标准为486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并保持每年递增200元,实施免费饮水工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免费赠送两吨纯净水,60岁以下的居民充值100元水费赠送100元水费。每年春节、中秋节对每位居民发放米、面、油、粉条等福利共计59.8万元。

  实际上,晓山社区只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社会保障,抓好生活环境工程提升的缩影。

  一直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程,解决10万城镇居民医保问题和70岁以上居民医保补贴;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完成参合率98%以上的目标;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程,实现60岁参保人员100%发放基础养老金的目标。实施社会组织公益为民、残疾人意外伤害团体险、贫困家庭残疾人安装假肢等购买服务;实施就业创业培训工程,对被征地农民、失业人员、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分类做好就业援助,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000人以上、培训就业率达85%以上。

  与此同时,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低收入人群脱贫奖补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584户种植户、85户养殖户脱贫致富的目标;实施河道排水治理工程,加快黑臭河道治理、河道清淤、排水改造、下水道整修、地下道整治等“水更清”工程进度,提高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健全垃圾收运体系,实施垃圾收运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在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购置5台垃圾运输车。

  ■突出社区建设 抓好民生基础工程提升

  “我们的小区管理得真好,小区很干净,很少有乱丢垃圾的,我感觉居住在这里很幸福。”近日,村民徐家林说起文明创建的成效,说的最多的词就是“好”和“满意”。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黄山办事处坡里社区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幸福家园”紧密结合在一起。

  坡里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坡里社区从上房起,经历了幸福家园、文明社区、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小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居民素质大幅提升。我们把每次创建都当作提升小区品质的有利契机,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抓环境卫生做起,清理楼道内的杂物、规范车辆的停放,打造小区文化,营造创建氛围,用无声的语言去感染、熏陶居民,把人的素质提升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改掉乱丢乱放、说话不文明等不良习惯,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文明创建的关键在人,人的素质提升了,文明城市的创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整治工程,完成14个老旧小区、17个拆迁安置小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碧螺山庄二区北大门改造。推进便民疏导点、停车位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便民利民举措;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居民饮水工程,完成4个街道之间自来水管网衔接、5个社区管网维修、4个村改水,确保城乡居民喝上优质安全饮用水;实施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工程,新建提升10个村级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施城市亮化提升、垃圾收运体系改造等工程,所有主次干道路灯安装率达到100%、所有生活垃圾实现定点投放和分类收集。

  ■突出公共安全 抓好社会环境工程提升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餐饮示范店创建工程,创建50家以上示范店,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开发区餐饮服务水平。该区实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形成“区级快检中心、镇级快检实验室、农贸市场(超市)快检点”的三级食品安全监测网络。

  除此之外,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放心豆制品、放心肉、放心粮油等创建工程,确保“四项督查”的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推动“双随机”检查机制快速落地生根,确保不发生重大源头性和系统性食品安全事故;实施“雪亮工程”,分步实施数字监控探头升级建设,完成807处视频探头更换维护任务,确保公共视频高清率、完好率100%;推进技防全覆盖,彻底补齐31个村(社区)技防短板,实现开发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零盲点”。

  不仅于此,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先解决群众出行问题,完成88条道路硬化和4条道路修整、16.8万平方米“村村通”水泥路建设、2座农桥重建,打造更畅通、更安全的城乡交通网;实施交通安全提升工程,穿插式非机动车护栏、绿化隔离护栏、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安装,在杨山路与广德路交叉口等6处安装交通信号灯,在城置小区、保利协鑫小区等人行道安装护栏,在开发区实验学校周边加装绿化隔离护栏,提升交通安全。实施集中洗车场及充电站一体化建设工程,进一步方便驻区企业和群众出行。

  在民生基础工程提升的基础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切实抓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实施校安工程,全面完成D级危房改建,新建扩建78900平方米校舍,逐步完善教育设施、改善教学环境。9所偏远中小学全部通上自来水、18所临路学校全部设立安全标识、学校全部实现安全用电;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四星级高中等迎检验收标准,不断提升开发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达到省现代化实训基地、智慧化校园等创建要求;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按照优质标准新建10所幼儿园,不断提高校园环境。

标签:工程;实施;创建;文明;城市;开发区;社区;提升;徐州;惠民生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