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9日讯 张伯英主持编纂的《徐州续诗征》卷四载有清末举人吴源溆的一首七绝《题内景画扇寄勺圃》。
年少先生画扇为鼠所啮,仅余其半,勺圃表弟爱之,以所拓《快雪堂贴》及书画数通见赠,题此为报。
隰西手写田家景,
阅我田家二百春。
珍重乡贤真迹在,
为君重结古缘新。
此诗记述了徐州三位乡贤之间的一段艺苑佳话:万寿祺,字年少,又字介若、内景,是明末清初徐州籍文学家、书画家,抗清志士,明朝遗民,他多才多艺,诗文书画印俱佳。张伯英的表兄吴源溆存有一把万年少的画扇,可惜被老鼠咬坏,仅剩一半。张伯英热心搜集乡贤诗文书画,在为之痛惜的同时,愿用自己所拓快雪堂帖及书画数通与表兄交换。吴源溆被张伯英的真诚所感动,送扇之时,题诗相赠。万寿祺、张伯英现已为大家所熟悉,而吴源溆又是怎样一位人物呢?
《徐州续诗征》有吴源溆小传:“吴源溆,浦春。光绪乙酉科拔贡,壬寅补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工书,学唐碑,甚有法度。子二人,皆聪俊,能世其业,皆早逝。著述散佚。”由于文字比较简要,他的许多生平事迹不得详知。2009年《彭城晚报》发表张美玲《清朝文举吴源溆生平揭秘》一文,较多地介绍了吴源溆的有关事迹,但还不够丰富。笔者近来搜罗到相关谱牒及其作品,对其生平事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象山《周氏宗谱》中吴源溆的文章)
四世五人诰封奉直大夫
吴源溆,字浦春,号鹤汀,徐州大吴镇权台村人,生于清咸丰八年三月(1858年4月),卒于民国八年六月(1919年7月)。大吴吴氏是名门望族,吴源溆家世代书香,功名不断,在当地尤为显赫。据大吴《吴氏宗谱》记载,吴源溆的曾祖父吴黯、祖父吴维爽、父亲吴锡藩、哥哥吴源淑以及他本人,四世5人皆为诰封奉直大夫(清代文官衔,五品);其曾祖母、祖母、母亲、妻子皆为诰封宜人(清代对官员母、妻的册封,对应五品)。其祖母周氏还被朝廷旌表节孝,江苏学政彭久余赠送了“慈竹贞松”匾额。
大吴吴氏与当地张氏、周氏等望族世代联姻。张伯英祖上张胆之女嫁大吴吴氏,吴氏之女也嫁于张家。对于张伯英和吴源溆来说,应是多代的表亲了。
出生在这样一个诗礼传家的家庭,吴源溆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岳半叔先生器重,劝以研究理学。17岁为廪生,入庠食饩(领取补助),28岁为光绪乙酉科拔贡生。庚子年(1900年)因八国联军入侵末能开考,壬寅年(1902年)恩正两科合在一起考,称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时年45岁的吴源溆和三堡镇榆庄张从仁、张伯英叔侄赴南京考试,同科中举,成为清朝、也是科举史上最末一期文举。吴源溆还获得了诰封奉直大夫、候选教谕同知衔拣选知县的官衔。
(吴源溆书法作品)
幼年打下良好书法基础
吴源溆幼年入吴家私塾,同治四年(1865年)跟随塾师亦是表叔周度存学习。周度存字性轩,早年受业于名宿张雅堂先生(张埙,字雅堂,诗人,诸生,诗入《徐州诗征》卷三),赋性纯笃,手不释卷,学养深厚,尤善书法,学欧阳询,得其神髓,晚年眼力尚好,仍能写蝇头细字。在周先生的悉心教导下,吴源溆打下了坚实的学养功底。诗歌学习李白、元稹,书法学习唐碑,寒来暑往,三年不辍。后来吴源溆善写唐碑,就是得益于这个良好的基础。他在《性轩公传》一文中回忆道:“同治四年,公设账吾家,于时溆方垂髫,睹公之言论丰采,有不觉肃然起敬者,公亦谓孺子可教。于是授以四书五经之业,应对进退之文。读诗则李、元,选其腴;作字则转折蹲驻,示之准。三年之中,面命耳提,如父兄之诲子弟。”
人品与诗文书画俱佳
吴源溆的曾祖母、祖母均是象山周氏之女,节孝贤淑,相夫教子,受到诰封和旌表。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他为人宽厚纯正,不言人短,勤勉惜时,学而不厌。他工书画,能诗文,他的诗书画曾在苏鲁豫皖一带享有盛名。
修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象山《周氏宗谱》收有他三篇传记文章:《外曾祖周氏承槐公传》、《性轩公传》、《旌表节孝刘孺人传》。词句雅驯,行文舒展畅达,详略有致,气血丰满,深得唐宋古文之妙。特别是《旌表节孝刘孺人传》一文,叙写其恩师周度存的养母刘孺人葬夫、理家、尽孝、课子、睦族等事迹,一言一行,真切感人,早年丧夫之痛、婆媳相依为命之艰、课子读书之勤勉跃然纸上:“阅二年,茂荣公遘疾,遂以不起,时年二十有一。孺人既丧所天,又伤乏嗣,哀毁骨立,矢以身殉。太孺人含悲劝谕,至再至三。孺人泣曰:未亡人不惜一死,姑留此身以慰亲心耳。斯时也,愁若百城之积,家无五尺之童,一姑一妇相依为命。”“嗣子甫离襁褓,孺人视犹己子。稍长使就外传,日督其勤惰,夜则设一几于机杼之旁,篝灯其上,课子理旧业。绩声书声,轧轧相和,读少懈,辄呵斥之。自是日新月异,学底于成,皆孺人督责之力也。”
颍上县长王香史曾为吴源溆撰文立碑,对他的人品、学养、才艺给以高度评价:“生平不言人短,曰非恐招人之怨,身恐长我之骄也;生平不释卷,曰非恐抛弃光阴,赖以摄我精神,所涵养如此,且著述甚富,书画有功。”
(吴源溆印章)
清末民初文化教育中坚
光绪年间,徐州知府桂中行邀请江南名士冯煦和邓嘉缉主讲云龙书院,倡导师生互动的教育新风。吴源溆与王嘉诜、祁世悼、王学渊、杨牟升、韩志正、张伯英等就读于云龙书院。他们同学同游,相互砥砺,革故鼎新,后来成为20世纪初徐州文艺界的中坚。特别是他与张伯英既是表兄弟,又有共同爱好,且同年中举,关系比较密切。他让次子吴质增学书于张伯英,学画于钱食芝。
他拥护维新变法,热心办教育。民国《铜山县志》及《大吴镇志》记载,宣统二年,吴源溆在权台村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保粹初级小学堂,学生50名,推行新式教育,培养青少年子弟,是铜山县最早的、规模较大的一批学堂之一,乡里公送“品重贤书”匾额。他自拟校训:“校名保粹,国粹固已保也,家粹为甚”,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体现了他在创办新式教育上的一些思考和主张。
学堂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和文化艺术人才,在社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数他的次子吴质增。《吴氏宗谱》记载,吴质增字季彬,号痴庵,生于1896年,卒于1933年,工于书画篆刻,善辨名人字迹。他为人谦和,孝友成性。当时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纸幅盈架累几,他从不厌烦拒绝。哥哥吴孟华早逝,仅遗一女,他抚养如己出。1912年,吴质增曾成立龙山诗社,成员多为保粹学堂学子、热血青年。他们用诗歌宣传革命思想,抨击封建顽固势力,起到了唤醒民众,为辛亥革命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龙山诗稿》存世。
吴源溆生活在国运衰微、民生凋敝的时代,在改朝换代、新旧交替的驳杂纷乱中,能够始终秉持高尚的品格、不懈的人生追求,从一名前清举人转变为创办新学的文化教育中坚分子、一名徐州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其与时俱进、敢于担当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