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交流面对面 走访心贴心
2017-03-24 13: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24日讯 “没想到村里的老百姓有这么多诉求,没想到老百姓这么希望镇里干部下访,没想到走访的效果这么好!”3月19日,在陈楼村走访一天的邳州市燕子埠镇党委书记许永振,回到镇里就立即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将“三个没想到”作为对一天走访活动的情况总结。

  自“百千万”活动开展以来,燕子埠镇党委政府把切实解决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选定全镇村情最复杂、班子最薄弱的陈楼村作为第一批次帮扶村,成立10个帮扶小分队,由党政班子成员任队长,镇机关全体人员齐上阵,深入陈楼村10个小组345户群众家中,做到家家到、户户清,实现走访全覆盖。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陈楼村作为燕子埠镇一个薄弱村,一直以来,村支两委班子相对涣散,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和认可。尽管镇党委曾在一年内换了两任村支书,但每次镇里考核该村都排名靠后。

  新换届的党委政府早已把陈楼村整顿提升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又恰逢“百千万”活动开展,“这次走访,我们只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下一步陈楼村该如何前行?”动员会上,镇党委书记许永振的话语掷地有声。

  当日上午8时30分,许永振和第一组小分队推开了年近八旬的老支部书记陈友爱的家门,“老书记,我是新来的党委书记,这是我第一次到咱村,想先听听您对村子有什么意见?”握着许永振的手,陈友爱很是激动:“多少年没见到镇里干部进村了,说实话,俺们都盼望领导来解决问题,帮俺们把村子发展起来。”

  一上午的时间,10组小分队完成了一半的走访任务。“群众说咸的淡的都有,对干部有怨气,弄得我们脸上都火辣辣的。”小分队组员胡骥的一番话,让大家有了共鸣,更觉得这次走访“值了”。打铁还要趁热,午饭时间,大家都自备了方便面充饥,趁着这个当儿群众大多在家,小分队又开始了挨家挨户地走访……

  一天下来,35个脱贫致富的好点子、62条群众建议、345户群众纷纷竖起的大拇指,是给予70余名小分队成员的“优质奖章”。

  变“事后帮扶”

  为“马上就办”

  发现问题,马上就办,才能让帮扶活动不是一阵风。而且,小分队走访前都带着一个承诺:能当场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到明天;不能当场解决的,一定要给群众满意的答复。

  当天下午5时,小分队和陈楼村的村组干部坐到了一起,首先解决的是老支书陈友爱及大多数村民反映的支部建设问题。一个小时的发言,让支部工作有了方向:深入推进村级“四权”建设、扎实开展“三讲三重”活动,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把村党组织的公信力和党员干部的形象树立起来。

  困难群众始终是党委政府的牵挂。这次走访中,小分队把精准扶贫也融入到活动中,专门开展了“六送”行动,即送观念、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岗位、送资金,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困难群众李某平时在常州打工,月收入仅3000余元,两个孩子还小,妻子也没有收入,又因盖房子,欠了5万多元的债务,过重的生活负担让30岁的男子汉眉头紧锁。帮扶小分队了解李某的家庭状况后,帮助他申请办理了惠民贷款,并为他推荐了鹿寨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

  在接下来的3个月,燕子埠镇党委计划把全镇16个行政村共计8061户村民全部走访到位,在面对面、心贴心的走访交流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让党旗和党员先锋形象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高高飘扬……

标签:群众;走访;小分队;陈楼村;解决;许永振;交流;干部;活动;问题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