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徐州警方破获“10.9”特大跨国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
2017-03-23 14: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警方查获的假冒商品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徐州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徐公宣)3月23日上午,徐州市公安局对外召开新闻发布会,成功破获“10.9”特大跨国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该案历时6个月,行程3万余公里,涉及6省20余市,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25名,逮捕6名,移送起诉11名;缴获假冒注册商标商品2万余件,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2016年10月9日,徐州市景区公安分局珠山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其在网上一家“免税店”购买某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经鉴定为假货。该情况引起了景区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组织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专案民警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先后奔赴浙江杭州、江苏连云港等地对相关网络数据及快递单、销售记录、资金流向进行前期侦查梳理,深度研判。最终确定“免税店”的供货商家为山东威海的王某宝、尹某峰、齐某羽等人。经过数日侦查,成功锁定了假货中转商王某宝等人的仓库位置。

  嫌疑人真实身份和住处、仓库位置落实后,专案组领导迅速组织100余名警力于2016年10月下旬从徐州出发,奔赴江苏连云港、山东威海实施抓捕工作。民警在山东威海一处仓库内,将王某宝等18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现场查获价值50余万元的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中转商王某宝、连某琳被抓获后,专案组经过长达1个月的调查,在掌握大量证据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王某宝等人供述最上级供货商吴某俊、梁某林隐藏地。12月下旬,专案组派出精干警力奔赴山东威海开展工作。12月24日,成功将梁某林等8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12月28日,在威海文登将犯罪嫌疑人吴某俊抓获。

  根据案件关键人物吴某俊等犯罪嫌疑人的交代,专案组连续作战,循线深挖,成功在山东青岛将吴某俊的供货商张某等人抓获归案。通过梳理张某支付宝信息,明确其进货渠道,进而锁定张某在浙江义乌的制假销假上线曾某辉、肖某英夫妻。专案组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在广东韶关将曾某辉、肖某英两人抓获归案,并根据其交代,打掉了坐落在浙江某地的两处制假工厂。经查:曾某辉系家族式企业,共有7家公司、2家工厂。近年来,该家族式企业制造假冒某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通过浙江某大型批发市场和“微商”等渠道,销往国内外谋取暴利。

  据办案民警介绍,犯罪嫌疑人售假多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供求双方也多以网络聊天软件进行联系。本案中,吴某俊、梁某林、杨某萍利用“海外代购”的名义,往来于我国和某国之间,以快递、现场取货形式,为销假中转商宋某、王某宝等人供货。宋某、王某宝等人以快递方式将货物发往连云港市灌云县,为第三级销售人李某、黄某等人供货;李某、黄某等人收到货物后再通过网络平台将货物销往全国各地。犯罪嫌疑人潜心研究网络销售规则,为了销售排名,购买先前信誉良好的店铺来销售产品,利用刷单增加销售量以及好评返现等手段增加好评率。同时,缴纳高额推广费用,与网络公司签订推广协议,增加产品推广,获得排名,并用自己销售的假冒产品与更劣质的产品进行比较,增加产品“可信度”。

  警方提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索要凭证,如发票、入关单、代购发票等,对所购商品要有基本了解,如扫描二维码了解相关价格和产地,价格明显不符的应多注意。不要盲目相信一些网站上做出的推广,尤其是排名靠前的,要有主观判断。对于海外代购,需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盲目相信包装上的发货地址。当前很多微商通过微信发布货物的照片,但自己对销售产品的来源不清楚,有的本人甚至根本就没见过货物。因此,提醒广大群众,对于朋友、亲人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商品,要提高鉴别力,注意该类商品的产地、进货渠道是否正规。

标签:
责编:彭颂珂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