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徐州公路建“绿色银行” 万余树苗“零存整取”
2017-03-17 09:4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17日徐州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李海涛 王宁)常言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在2012年,徐州市公路处就建立了7个绿化基地,旨在为该市1050公里的普通干线公路提供绿化苗木。徐州公路人把这7个绿化基地形象地称作“绿色银行”。 

  三月中旬,记者在位于徐州柳新万亩方的三环公路站绿化基地,看到养护工人正在栽种红叶石楠。基地负责人介绍,基地现有红叶石楠、栾树、女贞等苗木万余棵。由于前期绿化需要,已育成的红叶石楠被移植到311国道沿线及秦洪桥、大吴桥两侧。红叶石楠育成出圃需要3年时间。每到一批石楠长成,基地就将它们集体挖出,数天之后,这些石楠便会出现在普通干线上。平时,工人会在苗木移出或出现缺株、死株情况时,及时补植幼苗,确保土地高效利用,这便是“零存整取”。 

  绿化基地现场工作人员分为两组作业,一组浇水、一组修剪,分工明确。负责人解释说,这是为了确保苗木成活率,栽种之后浇透水并及时修剪,这样处理后的苗木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目前,绿化基地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态链条,从培育幼苗到成苗出圃一站式完成。基地自建大棚和蓄水池。冬天,工人们从成苗上剪下枝干扦插在大棚里培育,此举大大节省了购买幼苗的成本。不仅如此,绿化基地配备的蓄水池占地8亩,这样一来,即使在缺水的月份,也能保证苗木的用水供应。同时,每年水池底产生的淤泥可以为苗木提供养料。 

  为防止日常补栽时公路两边出现“断门牙”的状况,苗木基地也存有大龄的树木。在基地的西北角,就有女贞树4000余棵,平均树龄达10年以上。由于数量比较富余,苗木负责人也在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消化生产过剩的苗木将一部分“剩树”“嫁”出去。 

标签:
责编:张扬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