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由张先生提供
小虎队当年风靡一时,但现在还能存留下来的磁带已经不多了。
中国江苏网3月14日讯 最近,一则“小虎队的卡带能卖到上万块”的帖子把存封在人们记忆里的磁带激活了,据该帖说当年小虎队的单盒磁带,现在市场价格从80元到4000元不等,整套价格甚至上万元。很多网友看后开玩笑地说,说不定压箱底里的几盘卡带能让人“一夜暴富”。
记者调查发现,我市一些市民家中存有卡带,但几乎都是拆封使用过的。在网上,一些店家销售的全新未拆封磁带,几乎都冠有首版字样,标价的确不菲,但网上成交量显示为零。据市收藏家协会的多位会员分析,在我市尚没听说有收藏这类磁带,如此高价有虚高的可能,另外,他们都认为收藏以个人喜好为主,是买家市场,标价再高,无法成交也没有实际意义。
曾经痴迷邓丽君 十天半月就买一盘
记者在街头调查了多位市民,说起磁带都勾起了他们当年或青涩、或甜蜜的青春回忆,但保存下来的却很少,即使保存下来,也都是拆封使用过的。至于会不会有售价上万的磁带,据市民律先生说,这是不可能的,磁带估计都没人收藏,因为它们主要靠磁粉来留存声音,一旦磁带稍微受潮或掉落就会影响音质,而一般的家庭,不具备档案馆、博物馆等场所那种保护水平,所以很少会收藏它们。
今年60多岁的张先生是个音乐迷,在1978年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时,他就被邓丽君甜美的嗓音所吸引,为了能听到她的歌,已经参加工作的他存了好久的工资和奖金,才于1979年前后攒够了380元,买了一台“独眼龙”——单声道收录音机。他说:“别以为380元在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但在那个年代,一斤肉才八毛五分钱呢,收录音机在当时真的很贵,要是双声道的录音机又得多添100块呢。”
有了收录音机,自然得买磁带。张先生说,那时候想买盘磁带,特别是邓丽君的,是非常困难。他都是去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购买邓丽君的磁带。“那时候,磁带真是贵啊,我一个月的奖金才7块,买一盒邓丽君的磁带最低也得花6块,而最贵的时候,我曾花过12块钱买一盘。”张先生说,“据我所知,《岛国情歌》是那个年代邓丽君最贵的一盘带子了,具体的价格不记得了,我都没舍得买。要知道,那时候从徐州到北京的火车票是十二块五,我一盘带子基本就够去趟北京啦。”
歌曲不断推陈出新,磁带也不停的上市,张先生说为了满足“听新曲儿”的愿望,他把烟酒都戒了,让他母亲都觉得他是特别乖的好孩子。而省下的烟酒钱全用来买了邓丽君的磁带。“基本上十天半个月就会买一次,或者等我有钱的时候就买一盒听。”
张先生说,从1979年到1985年前后,他先后买过二三十盘邓丽君的磁带。“那时候空白磁带有国产、美国和日本生产的。日本索尼的价格最贵,一盘售价4.8元,而稍逊一筹的日本TDK空白带的售价是3.8元,美国的空白带价格又低一些每盘3.4-3.7元,国产的最便宜,一盘是2.7元。”他说,为了能录出好的音质、反复多次录音,他常选择买日本的空白带。“其实,这也是不少的投入啊,虽然比原版新带子便宜些,但是会买好多,所以价格也不低。”
当年省吃俭用买的磁带仅剩下3盘
随着张先生的人生进入恋爱、婚姻和家庭阶段,他渐渐不再过多的去购买磁带了,不过他解释说:“不是不喜欢,也不是经济压力大,而是那时候磁带很普遍了,可以翻录。”后来,正版磁带价格走低,盗版磁带猖獗,这并没有让张先生转而投向购买盗版的行列,反而去新华书店音像区购买几十元一盘的正版磁带。他说:“有人说我是穷烧,其实我觉得人生就得享受,听音乐是我最喜欢的事,在支撑起家庭的同时,我为了欣赏优美的乐曲,多付出一些又有什么呢?”
现在张先生依然爱听音乐,他常会花上几百元去听一场音乐会,不过,他当年省吃俭用买的那些磁带却仅剩下3盘。他说,现在能听音乐的方式太多了,太便捷了,而且效果还比磁带要好,所以搬家后,那些磁带几乎都被扔掉了。对于“小虎队的卡带能卖到上万块”,张先生表示不相信,他说:“除非是很珍稀的版本,而且还得是第一批录制的,不然根本不值这个价。”
张先生说,他从哈尔滨搬家来徐州时,曾有一纸箱磁带和CD碟片,但因为路途遥远,不便携带,所以他就喊来亲朋好友挑选,等他们把喜欢的磁带和碟片挑完后,他就把这箱东西送给了废品回收者,结果第二天他就发现,该回收者在一个市场摆了地摊,把他的这箱磁带和CD按单价三元、五元给“变现”了。
红极一时的音像店已在市内绝迹
在很多徐州人的记忆中,位于市中心的OK音像店很是出名。“上世纪九十年代,徐州街头巷尾到处都有音像店。”市民蔡女士说,“我有个同学,就喜欢去OK音像店买,他说那里卖的都是正版的,而且价格还不算贵。那时候,问他借个磁带、CD,用现在的词来说,真是矫情,先得给他说一大堆好话,缠他两天,然后他才慢吞吞地答应,还不忘再还给你一大堆的注意事项,而且只能借最多两天,否则别想从他那再借了。”蔡女士说,她当时特别讨厌这个同学,但后来她到了OK音像店,看到里面一字排开的各式各样的磁带、CD,而且价格要比校园店里的盗版贵上两三倍,她也就能理解这位同学的“矫情”了。“那时候卖得好的是港台歌手,像四大天王、齐秦、张信哲、张雨生、王菲、邓丽君等。”蔡女士说。
“我印象中在去火车站的淮海路上有几家音像店,从一点小门面到租下好几间屋,里面的磁带和CD都堆不下,不过后来,学习忙了,我很少再去了。”李先生说:“记得我最后一次去那家音像店是在一次考试后。原来记忆中很大的音像店已经只剩下一个简易的摊子,上面各式各样的磁带已经满是灰尘,旁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磁带大甩卖,十元三盒、四盒什么的,当时看着就觉得挺令人唏嘘的。”
徐先生今年已经30多岁了,他说,以前经常去夜市、海云淘碟,“很多人摆摊卖碟,还卖各种歌手的写真,价格要比音像店里的便宜很多。”如今,他的家里还有一堆当年淘来的磁带、CD,不过,当他听到小虎队的卡带能卖到上万块时说:“我回去找找看哈,说不定能发个横财,哈哈。”他说,“开个玩笑还差不多,这不可能,谁有上万元会去买它呢?”
昨日记者走访了这两位市民所说的地方,但已经完全找不到音像店的痕迹。按照网络地图查询,徐州市内虽然还标有音像店,但实地看过才发现也早就改弦更张了。“网络这么发达,音像店怎么还能干下去啊,想买磁带或CD估计也只能去书店了。”姜女士说。
在博库书城和凤凰书城内,音像制品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如果不是询问工作人员,很难发现磁带的销售。不过记者注意到,销售的磁带几乎全是教辅书配套内容,另有两三盘则销售的是太极拳。
网售高价“绝版”磁带 交易量全是零
记者通过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有小虎队、林志颖、张学友等明星的歌曲磁带在售,价格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以小虎队《星星的约会》为例,最便宜的价格是13元/盒,而最贵的则为1488元/盒。
记者询问一家卖家,为何价格这么高时,对方说是物以稀为贵。至于珍贵的理由,对方解释说,该磁带是上世纪80年代的,即使发行的多,过了20多年,也就留存的不多了。而且这盘磁带是全新未拆封的。网页介绍上写有“台湾首版卡带、超罕见全新未拆、飞碟封条、有标签贴纸”,另外还有一段免责声明:卡带属于夕阳产业,店铺中所出售的卡带均属于收藏品,发行日期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存放年代久远,难免外观上会有瑕疵。由于物品未曾拆封,内部情况无法得知,可能会发生无法播放,歌词本发霉或者有黄点的极端现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物品一旦售出,不接受任何方式的退货及换货要求。
不过记者注意到,该商品的交易量为零。当记者询问店家零交易量的缘故时,对方仅以一句“此前卖出很多”回复。
有关论坛网友: 每盘一元价格曾买500多盘
在一个有关磁带的论坛中记者看到,有一些网帖在销售港台、大陆歌手的磁带,基本是关门的音像店把剩余的几百盘磁带、CD按千元左右的价格打包销售,算下来,每盘不过几元钱,而且都是保存完好,全新、未拆封的。
有网友跟帖回复称,曾以一元一盘的价格,把一个关门音像店里的所有正版磁带全部包圆了,总共五百多盘,还有些CD,其中很多的磁带都是当时20多元/盘的,当然重复的很多。对于这些磁带的处理,该帖说有的送人了,有的录了别的内容,只有品质内容都较好的才保存下来。该网友还说磁带保存时要竖放,远离磁场和潮湿的环境,每过几个月,就把磁带放进卡座里快进快退一次。
收藏协会会员: 收藏不光要有价,还要有市
徐州究竟有没有专业收藏磁带的呢?记者从市收藏协会得知,目前还没了解到徐州有收藏磁带的。不过每周六周日,在户部山上会有旧磁带销售。对于“小虎队磁带能卖万元”一说,三位市收藏协会的会员都表示不可信。张永红先生说,收藏不光要看卖家的报价,还要看东西值不值,这里的值最主要的就是指喜欢。如果喜欢,愿意出万元买也是正常的。不过还是要看看它的成交量,特别是网上的东西,不可信的太多。收藏不能光有价,还要有市,目前,收藏领域属于买家市场,如果买家愿意付这笔钱,而卖家也能接受,这件藏品就值这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