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日讯 邳州岔河镇良壁村村民王如坤利用自家的庭院,办起了一所民俗博物馆。里面的藏品从大汶口时期的骨器、贝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陶器,明清时代的瓷器到各类古钱币以及清末民初时期民间用的家具、生活用品、农具、匠器等等,达20000多件。对于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中学教师,又是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为什么要倾尽一生钱财去收藏这些物件?昨天上午,记者走进了这位农民收藏家王如坤的家里。
他把自家院落改成“博物馆”
这是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7间瓦房被王如坤布置得极具民俗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感。正房客厅按照清代文人家庭的风格布置,在居住的卧室,大到清代蓝印花布床榻,小到一个夜壶都有时代的特征。新婚房从妆台到果盒,每一套物件都传递着邳州的婚育习俗,书房里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从新石器时期跨越到现代。为充实厨房里的灶具,王如坤还亲手烧制了虎头灶、猪头灶。小院的西侧三间屋内,则是按正规的博物馆陈列摆放的藏品,其中一间摆放着各类陶罐、瓷瓶、骨器等,另一间专门摆放着各个年代的古钱币,还有一间是摆放古代女人用的各类饰品。
院中几乎所有的房屋都已被老人布置成了“民俗博物馆”,只有过道处一间不到10平米的小房间,老人用来自己居住。里面简单摆放了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个小沙发。老人说,自己平常一个人居住,生活也很简单,这间小屋既是卧室,又是书房,有时还会用来会客。
他是邳州蓝印花布印染第四代传人
今年67岁的王如坤出生在邳州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由于他曾祖父那一代是靠开蓝印花布印染坊为生的,这项技能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四代了。所以中学毕业后,王如坤就回到家中,跟父母潜心学习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能。
在20世纪70年代破旧立新的时期,他从火堆中抢救了百余片祖传的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蓝印花布印花版和染坊用具,并到邻近村染坊艺人手中抢救了数十片印花版,使200余片印花版未遭劫难。这些东西,他像宝贝一样保存了下来。如今他是全国蓝印花布印花版藏版最多者。为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下去,他潜心研究,夜以继日地凿刻复制了印花版,并在传统文化的骨髓中注入新时尚的元素,凿刻了200余种印花版纹样,拓宽和丰富了蓝印花布使用范围、花纹样式和内容,体现了蓝印花蓝白艺术的精华。2004年,他恢复了家庭染坊,使粗犷、简洁、淳朴、亮丽的蓝印花布再现人间。
骑自行车到民间地头收集藏品
1970年,王如坤受邀成为岔河镇良壁村一所民办小学的语文老师。
由于受到家族传承的影响,王如坤从小就对一些老物件感兴趣。他收藏的第一个物件是一个紫砂壶。那是1972年,王如坤偶然在邳州四户镇石羊村看到有位老农提着个紫砂壶在地头喝水,王如坤看着那个壶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有光泽,应该是个老件。他跟老人要来看看,在壶下面还看到繁体写的“中国宜兴”字样,王如坤当时确认这应该是民国早期的紫砂壶。于是他花了3元钱从那位老农民手中买了过来。回到家后,王如坤对这个紫砂壶反复研看,越看越喜欢。就从那时候开始,王如坤走上了他的收藏之路。
由于邳州城历史久远,邳州城内的新石器时代刘林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梁王城遗址以及位于四户镇竹园村东的大墩子遗址都曾经出土过重要的文物。所以,每到周末,王如坤便喜欢骑着自行车到这些遗址附近的村里转悠,除了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同时还能在这纯朴的乡间地头、在土生土长的老一辈村民中开展他的民俗田野调查。白开水、干煎饼、腌咸菜便是他一日的饭食。可是王如坤一点也不觉得苦,每每收购到一件“好物件”,他便会欣喜若狂。
1982年的一天下午,王如坤在竹园村一户人家门口看见散落一地的红陶罐,王如坤就陶土的质地和颜色判断,应该是个4500年前的罐子,只不过当时那个罐子已经碎成30多片了。王如坤敲开了那户人家的房门,表示想买罐子,开门的老妇人说:“这是家里前几天挖姜窖子时挖出来的,都坏了,不值钱,你想要就拿走吧。”王如坤还是付了10元钱,把那些碎了的陶片一片片捡到蛇皮口袋里,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当时天已擦黑,我刚出村便遇上了暴雨。”王如坤对那次收购记忆犹新,“那时候的乡间小路都是泥坑,一遇上暴雨自行车就没法骑了。天越来越黑,我实在没办法,把自行车藏在路边的草丛中,背着那些陶片步行二十多里回到家中。”后来,王如坤把那些陶片细心地拼接起来,虽然最后略有些残缺,但罐体大致完整,经文物专家鉴定是6000多年前大汶口时期的物件。
坎坷的收藏路
王如坤家并不富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当中学老师每月工资几百元,自家还种了几亩地,有些微薄的收入,但他膝下还有三个孩子要抚养。他告诉记者:“那时候,我每个月工资有三百元左右,其中一百元作为生活费,其他二百元全部用在了收藏各类物件上。我媳妇是民间儿童虎头帽、虎头鞋技艺的传人,所以她对我搞收藏并不反对。家里再苦、再难,她也支持我。但就因为收藏,我们家一直都没有什么存款。”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现在,王如坤已经收藏了四十多年,家里大大小小的物件也有二万多件了。“细算起来,这四十多年来我花在收藏上面的钱也得有150多万元了,但是收藏来的东西在我心中可是无价之宝。”王如坤老人告诉记者,“我从没有想过靠收藏去挣钱,我之所以买这些东西,是因为我喜欢它们,我不愿意看着它们被毁坏、被糟蹋,我想让它们长久地保留下去。所以,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我都不会卖我的物件,一件都没卖过。”
王如坤老人告诉记者,2001年的时候,他在徐州市区工作的儿子给他打电话,说年底结婚想先买套房,希望家里能资助他五六万元钱。当时王如坤直接告诉儿子,家里从来都没有存款。儿子就提出让老人卖一两件收藏物件,被王如坤老人断然拒绝了。他告诉儿子:“我收藏这些物件,并不是想靠它们升值、赚钱,我只是想让它们更好地留存下来,让后辈的人能观看、研究。这些东西我一辈子也不会卖的。”
2004年的时候,曾经有来自连云港和枣庄的两拨人先后找到他,想买他手中一件大汶口时期贝壳做的镰刀,当时出价已经相当高了,还是被老人断然拒绝了。那两拨人前前后后来了好几趟,缠了老人大半年的时间,最后仍是无功而返。
出版50万字的新著《邳州民俗》
2014年5月,王如坤50万字的区域民俗新著《邳州民俗》出版。王如坤是土生土长的邳州人,故乡的山川风雨、五谷杂粮,伴以父老乡亲的耳濡目染,这种乡闻与乡情,是完成这部著作重要的知识基础。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再凭借着对非遗、对民俗、对故乡的热爱,他完成了这部著作。
王如坤告诉记者,他的调研之所以如此详尽,主要是因为起步早,正是早行,使他能有机会访问到不少年高博闻的宿耆,从其口中得到许多闻所未闻的珍稀素材。“多亏如此啊,现如今当初被访的一些老人不少已作古了,假若迟至今日,岂不后悔晚矣?”王如坤深有感慨地说。在王如坤调研的过程中,他每到一地,访到一事,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尽可能地去现场实地察看,辨析某习俗的程序、过程,排沙捡金,寻觅第一手资料,探索其中的奇秘之处。历时30多年,上千个日夜的调研、揣摩,他放弃了退休后的休闲,投入了无数的资财,忘却劬劳,不计利钝,丢下妻与子,奔波跋涉于山野,躬身寻访于村舍,搜阅查牍于书库,完全自费,卅载如一,方才成就了这部著作。
他只想当一名历史文化的守护者
文/记者 魏欣
采访结束时,王如坤老人把记者带到他们村头的一棵古树跟前。他告诉记者,“这是一棵唐朝时期的老槐树,距今已经有约1400年的历史了。它每每到了春天就吐枝发芽,夏天还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为了保护它,我自己出资在古树周圈建了石质的围栏,还在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了《古槐赋》的碑文。我不图别的,只想保护好它,让它免遭破坏。”
在老槐树的旁边,还立有一个汉代的石羊,虽然石头的表面已经被磨得很光滑了,但依稀还能辨认出羊的模样。那也是王如坤老人精心保护下来的。他总是这样说:“有些东西,你不保护好,它就永远消失了。你不花钱买回来,它或许就真的不存在了。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能提供不少历史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