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8日讯 近日,睢宁县公安局张圩派出所破获一起横跨全国的网络诈骗案。三名犯罪嫌疑人两年前开始在微信发布进口摩托车消息,以骗取买家信任,并用角色扮演和低价诱惑的方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行骗100余起,涉案金额近百万元。
●28000元的“进口摩托车”
睢宁县姚集镇的杨先生是一位摩托车爱好者,一直想买一辆高档摩托车。2016年底,杨先生在一家二手摩托车买卖网站上看到一个专卖进口摩托车的店铺。店主要求杨先生加微信私聊。杨先生看到,卖家的微信朋友圈内全是关于进口摩托车的内容,有关于装车、卸车的视频,还有市场上试车的视频等。杨先生在和对方交流过程中感觉,卖家是个非常懂车的人,这更增加了杨先生的信任。
很快,杨先生相中了其中一款车。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价格定为2万8千元。卖家表示,由于是走私货,所以价格低,但也意味着不能办手续,运输也是秘密进行。而发货前,杨先生需要先打8千元定金。杨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将钱打到对方账户。过了几天,卖家联系杨先生说,摩托车已经发货,需要付尾款2万元。杨先生又将款打到对方账号上。又过几日,卖家告诉杨先生,摩托车已经运到徐州。
随后,一个自称货车司机的男子加了杨先生微信,并发给杨先生一个定位,证明货已经到了徐州。但为了安全,防止杨先生报警,需要交1万元保证金,顺利交货后再返还。如果杨先生不交,就没法给杨先生送货了。杨先生怕之前的钱打水漂,就乖乖打了1万元。然而几天过去了,杨先生却迟迟没收到卖家发来的货物,同时卖家也联系不上了。杨先生察觉自己被骗后,才赶紧报警求助。
●伪装成摩托车爱好者“培育”微信号
睢宁警方调查发现,微信上这个所谓的卖家,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销售摩托车,且声称都是进口摩托车。那些原价二三十万的进口摩托车,在他这里只要两万八到三万元不等的价格就可购买。睢宁警方分析,这正是犯罪嫌疑人通过低价诱惑的方式来吸引受害者目光,然后抓住受害人“捡漏”的心理一步一步把钱骗到手。
睢宁警方还发现,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微信号,是三年前就已经注册完成的。但注册账号的人表示,两年前账号就被人盗了。睢宁警方通过调查犯罪嫌疑人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向,最终锁定该团伙在深圳和东莞的取款地点后,派出侦查小组赶到广东东莞等地,继续追踪。通过监控录像的对比,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最终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三名嫌疑人交代,他们以前主要在网站发布信息诈骗,发现微商风行后,就买了几个被盗的微信号,并不断进行“培育”。“平日里发布一些进口摩托车信息,伪装成摩托车爱好者,争取大家的信任。”犯罪嫌疑人交代,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时机一到便发布销售二手进口摩托车的信息,以“仅是市场价一成”等字样来吸引人的关注。待人上钩后,先让对方打少量定金,约定发货后再付尾款。过了四五天之后,再由其中的另一名犯罪嫌疑人伪装成物流方面的工作人员,告诉买家货物已发,可以安心打款。当买家信以为真,把最终的尾款也打过去的时候,该犯罪团伙就完成了最后的行骗。
●警方提醒:“馅饼”往往都是“陷阱”
该犯罪团伙通过有人扮演卖家收订金,有人扮演第三方物流催尾款,有人扮演其他买家骗取信任,角色扮演分工明确,加之提前两三年就打造的微信号,该犯罪团伙在全国范围内疯狂行骗,涉及案件100余起,100多名受害人被骗,涉案价值百万余元,涉及20多个省市。记者了解到,其中很多受骗者只是被骗几千元,所以没有报警。杨先生是被骗的较多的一位,才报警求助。目前案件尚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在此,睢宁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面对低价诱惑,要提高防骗意识,谨慎消费,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宣传,所谓的“馅饼”往往都是“陷阱”!而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后,也应该及时报警,防止更多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