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23日讯 婚姻就像一座山,两人携手攀爬,路途中有如画风景,也有荆棘坎坷。好不容易行至山顶,下山的路也未必一帆风顺。都说“七年之痒”,刚结婚六七年的小夫妻最容易离婚。事实上,他们的父母们也在经历着婚姻之痒。他们一起走过大半辈子,有时候感情却比年轻人还要脆弱。
昨天,记者在泉山区婚姻登记处了解到,2017年春节过后,前来离婚的人数日渐攀升,他们的工作人员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七八十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妻,这个数字大概是以前的2倍。而这些离婚的夫妻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竟能占到30-40%,这个数字比往年高出3倍以上。有婚恋指导师、老年心理专家说,对于一些再婚的老人,他们的婚姻最易亮起“红灯”。另外,退休后十年,老年人的婚姻也进入一个不稳定期。昨天记者采访了我市婚姻家庭律师和相关专家,一起来为老人们的婚姻“把把脉”。
A老人离婚八成是再婚夫妻
案例一 子女为财产“撺掇”老人离婚
2007年,丧偶多年的李大爷经人介绍与小他五岁的王阿姨相识,经过多次接触,他们情投意合,于2008年4月在亲人的见证下登记结婚。虽是半路夫妻,而且结婚时李大爷已经60岁了,但结婚头几年他与王阿姨的关系一直和和睦睦,相互扶持、相互照顾,日子过得还算稳定。可是他们结婚的第五个年头,也就是2013年,李大爷第一次向法院起诉王阿姨要求离婚,后经调解,李大爷主动要求撤诉。到了2014年,李大爷再将王阿姨诉至法院,诉词中李大爷表示,结婚以来双方一直性格不和,经常吵架。其间,王阿姨还曾对其采取过家庭暴力,所以李大爷坚持要求离婚。但是王阿姨却不同意离婚,她表示自己与李大爷并没有感情破裂。而李大爷之所以要求离婚,是因为这段时间李大爷的女儿经常来家中撺掇李大爷离婚,原因是其女儿担心李大爷百年之后,王阿姨也有份继承财产。
庭审过程中查明,双方无共同住房及债权债务,王阿姨手中持有李大爷于2008年10月给予的存款10万元,李大爷坚持称此笔款项是王阿姨胁迫他给的,此款中包括了李大爷母亲所留的财产以及他婚前的个人存款,故要求法院予以分割。而王阿姨则称此款是双方结婚时李大爷口头承诺留给她的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法院经审查认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因此对于李大爷的离婚要求予以准许,但对于王阿姨手中掌握的存款,经调查发现王阿姨账户内在婚前婚后均有资金流水,难以认定现有10万元为李大爷婚前给付,同时李大爷亦未提交充分证据证明此系其婚前个人财产,故最终按照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平分。
案例二 因被老伴前夫纠缠不清离婚
今年76岁的刘老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师,老伴几年前病逝,膝下一儿一女,一个是机关干部,一个是中学老师,两个子女平时工作都很忙,又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因担心老人丧偶后生活孤单、无人照顾,其子女都劝他找个老伴安享晚年。
2013年8月,刘老先生通过一家婚介,认识了来自宿迁的闫女士。闫女士比刘老先生小16岁,之前一直在我市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打工,6年前与其宿迁的丈夫离婚,两个女儿也都在宿迁生活。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都感觉对方还不错,很快,闫女士就搬进了刘老先生的房子一同居住。之后,闫女士便催着刘老先生去婚姻登记处领了证。
闫女士是个干净利落的女人,搬进刘老先生家后,就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对刘老先生的生活也照料得有条有理。两人还经常一起出去旅旅游、看看电影、逛逛公园,真正玩起了黄昏恋。可是好景不长,结婚半年后,闫女士的前夫就经常以各种理由来徐州找闫女士,不是因为欠了银行的钱要还,就是因为生病了没钱看病。刘老先生一开始对其严辞拒绝,说闫女士与他既已离婚,便没有任何关系,不应该为其负担任何费用。但闫女士告诉他,几年前闫女士因为娘家哥哥出了点事,曾向前夫借过5万元钱。听了闫女士的话后,刘老先生犹豫再三,为了能够得到安宁的生活,最后拿出5万元钱给了闫女士的前夫。
之后,老两口过了几年安生的日子。可是就在半年前,闫女士的前夫又跑到徐州,干脆在刘老先生家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三天两头来找闫女士要钱。今天要五十明天要一百的,不给就赖着不走。刘老先生也曾想过打110报警或是叫儿子来将其撵走,但闫女士却不同意,也不知道闫女士是因为对前夫仍存有感情,还是因为对前夫有愧疚,总之每次只要她前夫一来,她就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为此,闫女士与刘老先生之间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
2016年8月,刘老先生提出了离婚要求。但是,闫女士要求分得一半财产。无奈之下,刘老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后经法院审理,判决二人离婚。
●律师分析
三因素致老人离婚
徐州义和律师事务所赵艳律师告诉记者,随着观念的开放和实际需要,老年人再婚的数量越来越大,再婚后又离婚的比例也相应提高。赵律师说,导致再婚老年人离婚的因素较多。首先,由于老年人年龄原因,性格和生活习惯相对定型,互相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次,现实情况中常常是一方“找保姆”、一方“找依靠”的婚姻关系,导致这种婚姻生活不能长久持续。
此外,因财产分配而产生的矛盾,成为再婚老年人离婚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再婚时往往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可供支配的财产,在形式上,可能包括房产、车辆、存款、债权等财产类型;在性质上,可能包括个人财产、与前配偶的夫妻共同财产,有的还包括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由于多数老年人的传统观念牢固,法律意识不强,认为“约定”会“碍面子”、“伤感情”,不愿在再婚前专门对财产问题作出书面约定,进行婚前财产公证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涉及再婚老年人的离婚诉讼中,对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多成为争议的焦点,如果一方无法就婚前自有财产充分举证,可能就无法有效维护自身财产权益。
赵艳律师建议老年人在再婚前进行财产公证或及时进行婚内财产约定,以免纠纷发生损害自身利益。行政机关进行相应的辅助工作,如婚姻登记部门可在老年人登记再婚时,主动向其说明婚前财产及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性质,询问其是否需要进行婚前财产约定。公证机关应加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力度,对老年人需要婚前财产公证的,应在全面了解其需求后,指导和帮助其办理合法、规范、有效的公证。
●建议
老人再婚要摆正心态
如何避免再婚老人离婚呢?赵律师表示,由于绝大多数再婚老人,与原配偶生活多年,不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各方面都能互相适应。再婚后,容易拿新伴侣和“老伴”比较。时间一长,矛盾会越来越多,婚姻维系将会越来越难。对此,再婚老年人要学会调适和新伴侣的关系,学会尊重和宽容对方。
此外,大多数老人再婚前与对方认识时间较短,在不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仓促成婚。由于对对方的性格、人品缺少深入了解,一起生活后才发现很难“磨合”,最后分道扬镳。对此,律师建议,在再婚之前,双方应该深入了解。
老年人再婚还应摆正自己的心态。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身体不好,想找个人照顾自己饮食起居,把老伴当成“保姆”。也有的老年人经济条件差,想找一个有钱的老伴做依靠。老年人在这些过于“实用化”的再婚中发现目的达不到时,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导致离婚。
B 退休不满十年 成婚姻危险期
案例一 鸡毛蒜皮无小事
今年58岁的林阿姨前段时间找到义和律师事务所的赵律师,说出了她想离婚的想法。经赵律师的耐心询问,终于了解了事情的原由。林阿姨的老伴耿大爷今年64岁了,两人结婚已经快40年了。老两口就一个女儿,在南京工作。现在两个老人都退休了,身体也不错,生活上不需要别人照顾,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七八千元。
林阿姨退休前是一所学校的校医,老人一辈子没有别的癖好,就是爱干净。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林阿姨没事时,就喜欢在家里打扫卫生、洗衣做饭,家里被她打扫得纤尘不染。爱干净本来是件好事,可是林阿姨对老伴耿先生的要求也提高了,回到家换下的鞋子不能乱放,进门后一定要先洗手,吃饭时饭渣不允许掉地上、家里的东西从哪里拿的用完必须放回原处、换下的脏衣服必须放进洗衣机、晚上睡觉前必须刷牙、洗脚……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是耿大爷就是做不好。耿大爷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年轻时在部队呆了几十年,转业后被分到我市某机关单位做了科室干部。“退休前,也没感觉到他的毛病这么多。”林阿姨抱怨说,“那个时候他工作也忙,白天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到了周末还经常去单位加班。这退休后,天天生活在一起,才知道他原来是个糟老头,身上这么多坏习惯,简直让人受不了。也不知道之前那三十多年都是怎么和他在一起生活的。”
“不仅如此,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坏。”林阿姨越说越气愤,“以前你说他几句,他不吱声,过一会我也就不生气了。现在倒好,你说他一句,他比你还厉害,瞪着眼睛跟你吵。脾气又臭又倔,他明明不占理,还跟你死挣。前段时间,他居然还动手打了我。这日子,我是真的没法跟他一起过了。还不如离婚算了,各过各的都清静。”
之后,赵律师也找到了耿大爷,想跟他谈谈,让他给林阿姨认个错,这事就算是过去了。没想到,耿大爷想离婚的态度更坚定,“就没见过像她这么多事的女人,一天到晚嘴唠叨个不停,不是嫌这就是嫌那,我都活了大半辈子了,该怎么做我不知道吗?要再天天听她这么唠叨,我得少活10年,还不如离了都清静。”
在几次协调无果的情况下,赵律师帮两位老人草拟了“离婚协议书”。
案例二 心理空虚造成“疑心病”
前段时间,一位姓方的读者向记者吐槽了她心中的苦恼。方女士说,她刚结婚一年多,由于平时工作忙,再加上自己家住的离娘家较远,所以婚后回娘家的次数不太多。可是就在今年春节,她发现自己的父母关系很僵,而母亲居然提出想和父亲离婚。
方女士告诉记者,她父亲今年67岁了,比母亲大8岁。父亲之前是一名工程师,如今已经退休快10年了,母亲也退休多年了。“我没结婚前,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那时他们很恩爱很和睦,没想到现在居然要离婚。”方女士说,“退休后我母亲没别的消遣,就爱打打麻将。经常是下午四五点钟,她把家务活干完,给父亲做好晚饭后就出去打麻将了。一般打到晚上九十点钟就回家睡觉。父亲也因此向母亲提意见,可母亲认为打打麻将没什么,又不影响她干家务……最近半年,也不知怎的,父亲有点神经质,只要母亲一接听手机,他就会竖起耳朵听是谁打来的,母亲手机上的短信他也总想翻翻看看。有两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到了打麻将的点没有去,牌搭子就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没有接,回了个短信过去。等客人走后,父亲就偷偷摸摸去看母亲的手机,看到底是不是牌搭子打来的。母亲说,父亲天天怀疑她在外面有‘人’,还经常跟踪她,实在让她受不了。”
“最可气的是,有一次吃饭父亲喝过酒后,居然偷偷告诉我,说我不是他的女儿,只是因为已经养了这么大,加上他很爱母亲,所以这个事他认了也忍了。”方女士接着向记者吐槽,“前几天母亲已经正式向父亲提出离婚,说是天天在父亲的怀疑和监视下过日子,她一天也受不了了。”
方女士说,她怀疑父亲是不是得了“疑心病”,她正打算过几天带父亲去医院看看。
●律师分析
相处时间增多导致“退休离”
近些年,作为婚姻指导师,赵艳有个挺直观的感受:老年人婚姻频频亮“红灯”,而且大部分发生在他们退休十年之内。这种现象可以统称为“退休离”。赵艳说,有的老人年轻时就动过离婚的念头,只是为了孩子不得不勉强维持着婚姻,感情基础本就不稳定。等到他们各自退休时,孩子们大都长大成人,还有了自己的下一代,有的老人把孙辈也带到了七八岁。这时,老人觉得已经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心中不再有太多牵挂,离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比较容易被忽视。通常来说,婚姻关系要经历三大磨合期:一是刚结婚时,两个人要学会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等;二是孩子出生时,家庭身份的变化,生活经验的欠缺,容易让夫妻间产生矛盾;最后的磨合期则是退休后。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因为彼此相处时间的增加,可能以前能容忍的缺点此时就被放大了,夫妻俩对彼此的行为举止异常敏感。即使原本牢固的感情,也会因为一些小事、纠纷而出现裂痕。如果不及时干预引导,“执子之手,白头偕老”可能就只是一种愿景。
退休后的夫妻不要整天窝在家里
●建议
老夫老妻过了大半辈子,退休之后,为何反而闹起了离婚?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衰老和疾病。退休后十年,老年人体力和记忆力都会明显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生理变化,会严重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并带来诸多身心不适和痛苦。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多疑的心理。
有些常见的“老年病”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或者减轻的效果,但有些疾病除了对身体机能有影响,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比如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症等。当老年人的心理出现了障碍,情绪出现异常,身边的人往往难以适应,感情出现裂痕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是“大环境”的变化。最多见的是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比如子女不在身边,失去了工作的调节,老年人对此往往难以适应,从而损害心理健康。
最后则是情感创伤。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心理健康,谁与之更亲密,受到的伤害也越大。
赵艳律师说,这时候,夫妻双方不妨学习一些心理卫生知识,事先了解一下在退休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调试应对它。很多时候,夫妻间的事,并不能做出“你错我对、你好我坏”这样的简单判断,而是应该共同找到一个双方认同的双赢方案。所以还得学点夫妻沟通之道。
退休后的夫妻不要整天窝在家里。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少一点,摩擦就会少一些,距离产生美,这是恒久不变的美学定论。老年人退休后,可以去公园里唱唱歌、跳跳舞,也可以去爬山郊游,或者去做义工奉献自己的爱心。面对躯体疾病带来的疼痛、痛苦、健康丧失、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乃至死亡,老年人会变得脆弱和无助,这时,老人表现出过度紧张、焦虑等情况,实际上是在向家人求助。家人除了照料他们的生活外,还要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鼓励老人放下包袱打消生活顾虑,必要时求助心理专家、精神专科医生的支持,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千金难买老来伴,对待婚姻,老人还是要慎重,退休生活中难免会引发摩擦,但切不可为逞一时之快而盲目离婚。
文/记者 魏欣
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离婚率持续上升
●链接
社会学家发现,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老人难以白头偕老。
日本有关统计显示,从1973年到1997年,结婚30年以上的日本夫妇离婚率增加了7倍!50岁到60岁的妇女有60%对家庭生活已难以忍受。
而英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2年,60岁以上老人的离婚率持续上升,是该国家唯一一个离婚率上升的年龄层。
美国《华尔街日报》同样报道,超过50岁的银发夫妻离婚率,20年内在美国快速增加。数据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年龄在55岁—80岁之间的美国老年人迈入离婚大军。据统计,1999年有7%的65岁以上美国老人离婚或分居,而到2001年,这个比例升至10%。
据法国《费加罗报》披露,老年人中断婚姻的人数在10年之内几乎翻倍。据法国司法部提供的数字显示,2014年法国本土有1.3941万60岁以上男子离婚,而在2004年的男子离婚数据是8203人。而60岁以上女性上法院打离婚官司的人数2014年是8824人,2004年是4755人。若以结婚时间长短为标准,2012年,1.5万老人在共同生活35年多后给他们的爱情画上句号。
据首尔家庭法院提供的数据,2016年1至7月的2058例离婚案中,婚龄26年以上的比例最高,共391例,占全部离婚案的19%,远高于婚龄3年以下年轻夫妇的离婚率。在问及离婚原因时,选择性格不合的最多,约占40%,之后依次为,酗酒或药物依赖(16.8%)、经济问题(12%)、外遇(6.8%)、与婆家或娘家有矛盾(6.6%)。与对方父母家有矛盾的282件离婚案例中,春节前后的1月和2月最集中,约占一半以上。首尔家庭法院发言人说,节日期间,回婆家还是回娘家的问题、送礼、婆媳关系不和等是导致节日后离婚的主要原因。除春节外,中秋节后申请离婚的案例也有短期剧增的倾向。
“银发离婚潮”,冲击着老人的生活和婚姻,甚至有专家表示,这一现象是“一次重要的社会革命”。专家分析,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男女双方预期寿命的增加、社会对离婚宽容度的提高、子女长大后的空巢危机、退休后综合征,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发达国家老年人离婚率增加的因素。
纽约婚姻事务律师罗伯特·斯蒂芬·科恩说:“如今,70岁的人依旧很年轻。他们所看到的人生终点是90岁,不是70岁。”法国社会学家、老年问题专家格兰指出,“退休是人生的下午。如今大多数老人都知道他们退休后还有20到30年可活。他们肯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仍然希望与同一个人在退休后的这么多年里过同样的日子。”精神分析学家、心理社会学家布朗歇女士则指出,换言之,今天的老夫老妻在中止职业生涯后还得彼此忍受四分之一个世纪,而“中世纪时他们继续共同生活的时间不超过15年”。
纽约婚姻专家朗斯指出,在她的顾客中,老年人离婚多数都是女方先提出离婚的。“事实上,在老年离婚者中,多数是女方先说‘我想结束现在的生活’的。”她提到前来事务所咨询的一位名叫卡特琳娜的女士,年过六旬,觉得辛苦多年,梦想到外面去看看,享受自由。而“她丈夫穿着睡衣,呆在电视机前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害怕沦落为他的女佣,只为他一人服务,于是她离开了”。
另外法国社会学家格兰还指出,如今退休者离婚人数确实增多,但二战婴儿潮那代人之前,老人离婚是闻所未闻的。他们的父母都是白头偕老的,但他们本人就未必如此。他们这代人不论出自哪个社会阶层,都目睹过他们的亲属或他们的亲生儿女离婚的情况,现在老人离婚不会被外界视为特立独行,因此在考虑离婚时也不再那么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