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50元送iPhone6 高一女生信了
2017-02-21 10: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2月21日讯  昨天,一位15岁的高一女学生小维(化名)打进晚报热线,告诉记者她在网上由于想“买”手机,被骗走950元的经历。

  事件

  15岁女孩网上“买”手机被骗千元

  小维说,她是我市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就在开学前几天,她在QQ上结识了一位网名叫“蜜糖”的网友。当时这位网友告诉她,最近他们公司搞活动,对外赠送100部iPhone 6手机,只需付50元邮费就可拿到。女孩半信半疑,直接问“蜜糖”,“就算是iPhone 6现在有些过时了,但市场价也能卖到三四千元,他们这样对外赠送,岂不是很亏?”“蜜糖”告诉她,“这是我们公司的优惠活动,仅100部手机,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不参加。抱歉,由于信息量大,不解释任何问题。”

  小维告诉记者,上学期她刚谈了一个男朋友,她想着一个寒假没见面,开学时如果能拿到这部手机送给男友,可以给他一个惊喜。而且当时小维想着不就是50元钱嘛,为什么不试试呢。于是小维按照“蜜糖”教给她的方法把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邮寄地址以及想要的手机型号都发给了对方。还按对方的要求通过支付宝账号转给对方50元邮费。

  两天后,当小维在QQ上追问“蜜糖”手机何时能寄到时,“蜜糖”告诉她,她的信息和邮费公司已经收到,但是由于赠送的手机数量有限,公司要求她再打入250元的验证费用,不过这250元会在三天后退还。小维信以为真,又给对方支付宝账号打入250元。没过几分钟,“蜜糖”又在QQ上告诉她,由于需要手机的人太多,而现在公司只赠送100部,希望她能再加250元钱验证费,这样验证速度会快点,反正这些钱三天后都会退还。按照对方的要求,小维又给对方账号打入250元钱。过了一会,“蜜糖”又用这种借口让小维再次加400元的验证费。就这样,前前后后,小维总共给对方支付宝账号打了950元钱。

  可是,三天后小维并没有收到对方退还的900元验证费,当小维再次上QQ找“蜜糖”询问时,对方已经把她“拉黑”了。这时候,小维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小维哭着告诉记者,被骗去的950元钱有一半都是她在微信上跟同学借的,答应同学三天后归还,可是现在肯定是还不上了。而且这件事情她还不敢告诉父母,一是怕父母知道她谈男朋友的事,她更害怕她父母知道她天天玩手机,因为她现在用的这部手机是她瞒着父母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的,每天都藏在书包里,都是趁着父母不在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玩。小维说,这段时间她心里压力很大,天天想着怎么能把那被骗的钱要回来还给同学,都没有心思学习了。

  警示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缺失

  其实,类似的未成年人遭遇网络消费陷阱或冲动消费的事件之前还曾发生不少。

  近日的《北京晚报》上刊发了上海松江区一个13岁女孩打赏网络男主播,俩月花光父母25万元积蓄的消息。

  去年4月8日,福建省12岁的男孩为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

  去年10月7日至11月27日,浙江丽水14岁的男孩小明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共计花费3万余元。

  我市一位姓张的中学教师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非常薄弱,基本上没有什么防骗能力。这正凸显出了现代社会孩子和手机之间的畸形关系。

  张老师说,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喜欢玩手机,网上的游戏各式各样,有些新鲜的东西家长和老师都没见过。这些“游戏”有的需要购买“游戏币”,有的要通过其他方式付费,中小学生往往由于经验不足、防骗能力弱而掉进“陷阱”。对于学校老师而言,由于学校有明文规定孩子不允许带手机入校,所以老师们一般也不会在课堂上去讲如何网络防骗。而大部分的家长也是不允许孩子玩手机的,既使让孩子用手机,也只允许孩子用手机查看作业或是了解信息等,至于孩子在网上玩游戏、看直播、QQ聊天等往往都是瞒着家长进行的,有的中学生甚至自己会瞒着家长偷买手机。所以,孩子在手机上玩什么,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这些都是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缺失的原因。

  ■律师说法

  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

  的大额消费可追回

  那么,孩子们的钱还能追回来吗?碰到类似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徐州义行律师事务所赵艳律师告诉记者,对于第一个案例,“蜜糖”对小维所实施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诈骗,而这种诈骗方式在网上也很普遍,很容易就被识破。只不过是由于小维缺乏经验,而导致上当受骗。遇到这种事情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但是律师也直言,由于网上的名字和账号大都是虚拟的,很难追查。

  至于未成年人在直播平台打赏主播的新闻事件,这期间应该不存在诈骗行为。但是,由于女孩未满16周岁,仍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支付款项也是在账户实际拥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从法律角度来讲,类似事件一旦发生,未成年人未经父母许可所进行的大额消费是可以追回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