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昨天是情人节,龙虾花束、草莓花束、羊肉串花束等几样特别的礼物在情人节里刷了屏,“鲜花+巧克力”的标配礼物模式正在悄然变化。记者联系上了几种爆款礼物的销售方,了解到这些礼物大部分买家是拖家带口的中年人,他们看中的就是这些礼物实用又好看的特质。里面有很多温馨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章子怡的龙虾花束创意在徐州“落了地”
昨天一大早,在晚报亲子微信群里,微友“修齐”晒出了给老婆送的礼物——龙虾花束。包装盒上用两人的名字缩写写着CP love WSS,红红绿绿的,很好看。不过,礼盒里面放的不是玫瑰搭配满天星,而是龙虾配芹菜。
“修齐”说,他们夫妻俩有两个女儿,一个8岁,一个还不满1岁,老婆每天忙里忙外很是辛苦。情人节之前,他就在给老婆准备礼物,原本买了一块玉石籽料,委托朋友做成戒指。可朋友“掉链子”窝了工,情人节时戒指也没做好。他一大早就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龙虾花束”,觉得这个礼物不错,很鲜艳很好看,看完之后还能吃,于是也给妻子订了一束。这个龙虾花束198元(内有龙虾19只),同城快递16元,加起来正好是214元,很应景的数字。龙虾花束送到后,老婆很惊喜,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很多人点赞,他也觉得倍有面子。
记者根据“修齐”提供的方式,联系上了龙虾花束销售方张小姐。谈起制作龙虾花束,张小姐说创意其实是来自章子怡。去年七夕的时候,章子怡在微博晒出两束花,一束是玫瑰,另一束是龙虾花束,同时配文称:“我只想要那一束,真的。”别具一格的龙虾花暴露了女神的吃货特质,也刺激了张小姐的想像。从那时候起,她一直在琢磨着龙虾花束的制作与搭配,试验成功后就在等情人节这个契机。
今年2月12日时,张小姐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制作的“龙虾花束”,信息刚一发出,就有很多人在微信上向她预订。两天时间不到,之前准备的66份龙虾花束被抢购一空,晚些联系她的人都扑了空。
送“龙虾花束”不忘“撒狗粮”
张小姐说,龙虾花束是通过朋友圈销售的,通过预订者的朋友圈内容,基本上能断定一大半预订者都是有家庭有小孩的男士,很多人留下的收货地址也是在小区里。这也很容易理解,人到中年,大家在给另一半送礼物的时候,除了考虑浪漫外还要兼顾实用性,能吃的东西最实用不过,这也是“龙虾花束”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一位顾客在预订时特别提到,“虾花,瞎花,就是想向老婆保证——老公挣的钱老婆尽情花!”
里面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位男士给老婆送龙虾花,快递地址留的是矿总院影像科,但收件人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妻子同一科室的好朋友“冰姐”。留言条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冰姐,就知道你情人节没礼物,你就看看我媳妇的礼物,过过眼瘾吧。看完了别忘把龙虾还给我媳妇。
交警追着取“草莓花束”
昨天,朋友圈里另一个爆款礼物是草莓花束。微友“小七”:这一捧草莓甜到了心里,只是送来不到半小时,一半被儿子下了肚。微友“讨厌吃蛋糕”:感谢先生,依然没有忘记惊喜。微友们晒出的图片中,大大的草莓代替了传统的玫瑰花,被包成精致的一束,娇艳欲滴。还有一种是礼盒装,玫瑰花摆出LOVE或心的形状,空白的地方被草莓填满,优雅富贵,还第一时间勾起人的馋虫。
黄女士平时是位全职太太,今年情人节时,做起了“草莓花束”的小生意。去年情人节时,她在微信上看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出现了草莓花束,当时就琢磨着2017年也要搞个徐州版。今年草莓一上市,黄女士就琢磨着怎么搭配怎么保鲜,整体效果满意之后,她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了“大美莓”,在朋友圈里销售自己制作的草莓花束。
每份草莓花束礼盒里,除了玫瑰外,还能装3-4斤的大个彰姬草莓,售价299元,扣掉成本,每份利润在100元左右。2月13日、14日两天,黄女士一共收到订单60份,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叫来老公一起送货。送货地点除了写字楼、银行、医院之外,一大半是在高档小区里,签售人大多是三四十岁的女士。
这里面也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位男士将签收地点约在徐医附院的公交站台。黄女士送货时,想在站台附近停车,看到有位交警站在那里,怕违停被罚,径直将车开到了徐医附院东边的小巷里,没想到交警一路追了过来。黄女士很纳闷,开了一段后将车停了下来,下车问交警:“我又没违章,你为什么一路追着我。”交警哭笑不得地告诉她:“因为我就是那个订草莓礼盒的人!”
“羊肉串花束”火爆,“搓衣板花束”无人问津
昨天,还有微友在朋友圈里晒出了“羊肉串花束”。肥瘦相间的羊肉串整齐地码放着,配上满天星,很接地气很混搭。
制作“羊肉串花束”的是一位烧烤店老板。他说,创意也来源于网络,考虑到咱徐州人喜欢撸串,他今年就尝试制作了一下。一包66串,售价299元,视觉效果很不错,回到家里烤一下就能吃。他也是在朋友圈里销售,怕销不动,只准备了15份,结果也全都卖出去了。预订的顾客年龄都在三四十岁左右,估计是吃情人节大餐用的。
有肉了还要有酒,醒狮小区一家花店就将葡萄酒巧妙地藏进鲜花礼盒里。老板娘说,她的花店开了快十年了,最近几年这种“寓实用于浪漫”的心机小礼物最好销售。礼物买回家,花朵可以欣赏,红酒可以助兴,很受好评。
与此相对应,情人节前东区民怡园一家花店在朋友圈里预告可以订制“搓衣板鲜花礼盒”。但直到昨天,没销出去一份。老板反思:噱头有余,实用不足,所以不受欢迎。
“生活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很多人的印象中,舶来品的“情人节”一直是年轻人的至爱,但实际上,中年人也需要借助情人节表达对另一半的感激和爱。他们说,稳定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助兴。
朱女士在朋友圈里记录了这样的故事:我的老公是事业型男人。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克制、严谨也呆板的性格。转业之后,应酬、加班是他生活的常态。我们之前都有一段失败的情感经历,两年前相识。认识不久,就是2015年的七夕节,当时他生病住院,我往病房给他送了束玫瑰花。可能这束玫瑰花触动了他心底柔软的地方。到了2016年的情人节,他就知道给我送花了,之后大大小小的情人节也都没落下。慢慢地,他的生活习惯也在改变,除了实在推不掉的应酬外,他很少出去喝酒,即使去了喝酒也是能少则少。今年情人节,他给我送花、送眼霜,我在家给他准备了一份三文鱼生鱼片。看到了他的情人节礼物,我平常在家的辛苦和抱怨全没了。在我们这个年纪,遇到爱情不容易,这样的浪漫是生活最好的加油站。
文/王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