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7日讯 鸡年春节假期刚过,诸多上班族重归职场,家中有老有小的他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变得迫切。新春伊始,记者走访多家家政服务公司后发现,节后徐州的家政市场逐渐回归正轨,供求关系仍显紧张,经验丰富的育婴师和护理工一“员”难求,“找一个好家政”仍是不少家庭的大事。
市场需求量大高端家政人才不好找
据了解,我市现有家庭服务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30万余人,涉及200多个服务项目,涵盖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家庭护理、维修服务、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与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缺口,尤其是春节前后的“用工荒”,保姆空缺期或延续至正月十五以后。
据业内人士分析,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主要由城镇下岗女性和农村打工女性组成,其中进城务工农民工比例占到80%,她们中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训练、技能单一,出来做家庭服务的很多只是作为第二职业,加上重视传统佳节,50%以上的保姆都提前回家过年了,要到正月十五后才会回来,这期间就形成了一个空缺期。
记者实地走访了中青家庭服务公司、心华婴月嫂母婴服务公司等。以中青家庭服务公司为例,春节前后预定月嫂薪资至少涨了30%,尤其是专业技能高的特级母婴护理师,8800元的月薪挡不住雇主们的“求贤若渴”。心华婴月嫂母婴服务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节前的积极储备,节后“月嫂荒”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中上等的月嫂薪酬达到7500元左右。
吸纳新生力量难人员培训热情不高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做家政的人基本上都是50后、60后、70后,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高端家服人才的就业不成问题,但是报名生源不多,徐州这几年家政服务业发展很快,行业的规范和引导必不可少,一切还需要时间。”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系高昕主任介绍,2016年10月,徐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与徐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涉及家政服务培训合作、就业推荐、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产学研合作等内容,旨在促进徐州市家庭服务行业的规范及发展。
解决家政高端人才紧缺,职业化培训也是一条捷径。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去年6月,徐州市总工会培训中心被江苏省发展家庭服务业联席会议办公室授予“全省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全省共有7家,这也是徐州唯一一家示范基地。
徐州市总工会培训中心主任王辉告诉记者:“来参加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的人并不多,目前家政行业缺乏准入机制,国家又取消了多项职业资格证书,整体行业的门槛较低,但想从事家政行业的人员培训热情并不高。”
家政服务标准化传统行业呼唤转型升级
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绝大多数家政公司或家政服务部规模较小,多属于中介机构,一次性收取中介费,运作管理不够规范,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去限制服务人员的去留,这也是导致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高昕认为,除了薪酬和社保的基本保障,家政服务企业想留住人才,一定要在企业文化上让员工感受到归属感。
徐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秘书长何景峰认为,推行员工制是家政服务公司的发展方向,从业人员与家政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社保。家政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政府应出台鼓励性政策和资金,扶持行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何景峰介绍,国家标准委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对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和家政服务机构划分进行了规范与界定,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徐州市十三五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江苏省徐州市母婴生活护理地方标准已通过,今年将正式出台。下一步,我市家政服务行业将进一步实行统一的收费模式及价格标准、统一服务等级评定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等,达到一系列标准化的执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