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召开“乡村现代化的新实践与新探索”学术研讨会
2023-11-26 09: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2023年11月25日,由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江苏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和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乡村现代化的新实践与新探索”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西康宾馆举行,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力,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孙建设,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室务会成员、二级巡视员邱海军,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监事、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扈海鹂,河海大学环境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阿江,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琴等来自全省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力主持,并介绍了本次论坛主题和参会嘉宾。江苏省委研究室原室务会成员、二级巡视员邱海军致辞。他指出,学术论坛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城镇化研究领域学术探讨的重要平台,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监事、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扈海鹂宣读“青年论坛”获奖名单,朱力教授、陈阿江教授、徐琴研究员分别为荣获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选手颁奖。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的“青年学者论坛”共收集来自6所高校57份稿件,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11名。有14名青年学者围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乡村现代化与乡村特色文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与创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苏南探索”等五大主题探讨城乡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理论创新、发展路向。

在会上,河海大学环境与研究中心主任陈阿江教授作了《从熟悉社会到透明世界——监视视角下的社会类型演变》的主题报告。陈教授提到,从“熟悉社会”到“透明社会”是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在传统的“熟悉社会”中,村庄内部的等级次序为乡村秩序提供了责任性监视,而相互熟悉的社会环境则提供了竞争性监督的信息条件;而在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透明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透明技术带来了非预期的后果,如“全景敞视”的机制化、监视资本主义等。总的来说,社会正在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变化为一个技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信息化社会,掌握信息资源则成为了一种新的权力。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琴进行了《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的主要难题及其应对》的主题报告,探讨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类型及其治理的主要议题。徐研究员认为,城乡结合部类型社区的主要议题包括发展、民生与秩序,这三个议题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权重存在差异。从政策视角来看,体系、机制、平台、能力与水平构成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五大目标,目前,由政府主导的体系、机制、平台已经十分健全,但居民自治的能力与水平仍存在缺陷。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徐研究员提出了安置房社区治理的“破局之道”,从民生入手,最终实现从失序到善治的转变。

在专家精彩的主旨汇报引发了与会各位嘉宾与青年学者的深入思考,他们从城乡发展、农村研究等角度出发,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的两位青年学者从个体经验层面出发,针对两位专家学者的主旨报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扈海郦教授提出了关注乡村发展的政治视角、历史视角、文化视角等研究视角,她指出,中国传统的乡村社区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进行乡村研究同样要在统一化语言以外看到“人”。徐琴研究员则对青年学者的发言进行了回应,价值判断会带来认知差异,希望同学们有自我思考能力,思考问题要思考原问题。她指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然,不能局限于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忧虑和抨击。对此,陈阿江教授则认为,政府提出乡村振兴,应该从辩证的角度看这个问题。随后李浩昇教授指出,回应同学的担忧,农村人口减少是现代化所带来的必然趋势。孙建设副会长则认为,乡村现代化的新实践新探索应该在国家现代化的前提下讨论任何社会经济问题都必须谈到技术进步的问题。

江苏省城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力进行总结发言,“本次论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内容非常丰富,非常贴切主题,希望继续贯彻这种专业的学术精神,更多地关注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标签:江苏省;城镇化;乡村
责编:杨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