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红色平台、红色传承助力红色地图“飞入寻常百姓人家”
2020-09-30 14:47: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左图右史,薪火相传。94岁的新四军老战士亲赴现场,为初心鼓舞,为使命喝彩。9月29日,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新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电子“红色地图”上线启动仪式在南京市六合区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举行。“点亮红色地图 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光荣传统 践行初心使命”系本次活动的主题,而“红色地图 ”的点亮,从此让“云寻访”、“云讲解”的党史教育“飞入寻常百姓人家”。

红色平台 助力点亮红色地图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节前的这场盛会引来各方高度关注。新华日报与六合这片红色故里,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情缘。70年前的渡江战役,率先进入南京城的部队,就是从六合划子口过江。1949年4月30日,也就是南京解放后的第七天,新华日报在南京恢复出版。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新中国,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新华日报始终与时代同心,与基层群众血脉相连。

此次活动,新华日报将充分发挥好党报的权威优势,以“红色先锋”媒体矩阵、“闪光足迹”活动平台、“红色引擎”智慧创新等三大平台,为江苏党史教育基地电子地图提供接地气、聚民心的支持,在融合互动性与知识性的过程中,形成良性沟通环境和闭环反馈系统。用初心印证忠心,用使命体现斗志,重现江苏建设的历史风云,总结、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经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江苏红色文化的魅力,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南京市六合区政协主席楚琢玉、区委副书记张纲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张纲副书记称六合正处在决胜高水平小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更加需要发挥红色精神的强大引领作用。我们将以此次省党史教育基地电子地图上线仪式为契机,深刻铭记革命前辈建立的不朽功勋,深切缅怀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在承继历史中与时俱进,在放眼未来中开拓创新,始终做革命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始终做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激扬矢志奋斗豪情,高扬创新实干旋律,推动“强富美高”新六合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邢光龙在活动中说,在国庆到来之际,在9·30全国烈士纪念日前夕,我们齐聚六合竹镇,举行“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电子地图”上线仪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跟着这份地图,追寻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回顾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心怀敬慕之心,与江苏大地之脉同频共振开启精神之旅,真正让省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人民群众在地理行走的基础上追寻党的光辉历史足迹。

红色火炬 点燃红色传承基因

电子红色地图上线启动仪式现场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94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张德夫,老人迈着“从血雨腥风年代走过来”的步伐,亲自点燃一把“红色火炬”,然后将这把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炬”,传递给六合区竹镇“优秀共产党员” 彭骏,当一老一少两名优秀共产党员紧紧握住那把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炬”时,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张德夫是六合人,1941年,15岁的他已是新四军二师路东军分区独立四团的一名战士。1944年春,为了支持南洋的战场,日军将驻扎在瓜埠地区的兵力抽调,将瓜埠防务交给伪自卫团。伪自卫团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怨声载道。同时,伪自卫团还对新四军地下工作者进行过多次查扣和杀害。为了消灭伪自卫团,上级决定采取夜袭。当天张老与他的战友从金牛湖地区出发直奔瓜埠,一直走到夜里12点才到达,然后发起进攻,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将瓜埠伪自卫团全部抓获,缴获轻机枪2挺,长短枪40余支,子弹3000多发,伪区长陈兆云被就地处决,代理伪自卫团团长李庆元在逃跑中摔死。

张老曾经参加过桂子山战斗,涟水保卫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全国解放后,张德夫从部队回到地方休养。之后,被分配到地方政府工作,直至离休在家。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珍惜现在生活,紧跟党走……”老人的一席话让年轻的优秀共产党员热泪盈眶,每一位与会者肃然起敬,掌声不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9月29日的电子红色地图上线启动仪式现场,新四军老战士张德夫传递的不仅仅是一束火炬,更是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红色基因,我们必须铭记,并且镶嵌在心底!

红色地图 飞入寻常百姓人家

足不出户,就可以24小时线上参观江苏红色场馆、学习江苏党史。让每一位受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是此次上线的“红色地图”最大功能。

电子“红色地图”以53家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为重点,汇聚了全省范围内100余家红色场馆,整合了江苏大部分红色文化资源,直观而详尽地展示了各党性教育基地的基本信息。市民打开电子“红色地图”链接,就能看到党史教育基地地理分布图,点击每个“地标”,各基地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景呈现。该地图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具有定位、导航、图文介绍、实景参观、语音视频、虚拟现实互动等功能,而且呈360度展现教育基地,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网上展馆全方位浏览每个展区,网上展馆设有导航地图,能够实现展区场景快速切换,并配以文字介绍和语音解说服务,供浏览时选择使用。通过沉浸式、漫游式的观展体验,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接受文化熏陶。

电子“红色地图”的上线,将为全省红色教育基地提供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提供优质资源,为公众、媒体、学校、社区提供“一站式”红色教育体验。

电子“红色地图”是我省打造“互联网+党史教育基地”模式的新举措。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有着数量众多、独具特色、极为珍贵的红色文化印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助力“四史”学习,献礼建党100周年,今年初,电子“红色地图”策划上线,7月1日,电子“红色地图”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版块试运行。接下来,电子“红色地图”不断挖掘江苏红色教育资源,不断更新电子“红色地图”数据成果,不断研发优化平台服务功能,确保电子“红色地图”持续运行、常绘常新,打造江苏互联网版的“红色一张图”。

另据了解,电子“红色地图”目前是全国首家采用动态大数据云平台,利用VR、AR等新形式、新技术通过地图对“互联网+红色场馆”进行标识的智慧云地图。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流……”一曲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电子“红色地图”上线启动仪式活动推向高潮。据了解,本次活动承办单位是六合区委区政府。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红色地图”点亮后将飞入寻常百姓人家,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建设必将掀开新的篇章!

新华日报记者 潘瑞凯

标签:
责编:马丽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