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城市范例的无锡,将在十多年后呈现令人欣喜的模样。近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备受关注的《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通过省级专家论证,进入最后的报批阶段。与2020年的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比,此轮规划更加突出“山水林田湖草”全域全要素管理和空间底线管控,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和城镇空间布局,更好地以高品质国土空间规划有力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无锡正奋力书写现代化建设精彩华章。
强化底线管控守好“饭碗田”
“与上一轮城市总规相比,此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更注重空间底线的管控,这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夯实粮食安全责任的具体体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处负责人介绍,规划坚持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划定“三区三线”,进一步优化农业、生态、城镇三大空间。同时依据无锡实际情况,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要素制定了预期性管控指标,优化空间布局、明确管控要求。
记者在规划蓝本上看到,保护耕地、守牢“饭碗田”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规划在全域范围内优化了农业空间布局,提出将以优质集中连片耕地为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基础,构建特色彰显、多元复合的“三片五园”农业空间格局。其中,“三片”是指锡北澄南都市田园片、宜西宜北乡村田园片、环湖嵌山农文旅融合发展片三个集中连片的农业空间。“五园”是指在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重点建设五个现代农业产业园。
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还明确了不同片区的发展定位。“例如,滨湖区环湖、惠山阳山和宜兴环湖、宜南地区虽然耕地分布相对零散,但都拥有难得的‘山水林田湖’组合资源禀赋,因此在环湖嵌山片区建议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规划人士说。
树牢底线思维,还体现在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保护传承好江南文脉上。为提升城市防洪能力、保障防洪排涝系统的完整性和通达性,规划提出要进一步管控好长江、太湖、京杭大运河苏南段、望虞河等重点河道、湖泊及水库,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加快建设霞客湖(马镇湿地),增强北排长江洪水的蓄滞能力。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通过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来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等的保护,严格限制保护线内的建设活动。
以六大策略精心谋划发展定位
城市愿景承载美好期许。规划人士介绍,此次规划的编制遵循“底线管控、区域一体、科创湖湾、绿色优居、幸福出行、品质提升”六大空间策略,为无锡描绘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建设享誉海内外、富有独特魅力的‘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愿景定位,并提出要严守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集约城镇空间用地布局,凸显无锡自然山水文化特色底蕴,着力构建“通江达湖、一体两翼、阡陌田园、城乡互融”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
“通江达湖”是指将充分发挥无锡北枕长江、南濒太湖的区位优势,在江阴以长江为依托实现沿江高质量发展,建设滨江花园城市;在无锡市区、宜兴以太湖为核心,共建环太湖生态创新城区。“一体两翼”是指要继续强化以无锡市区为主体,江阴、宜兴为两翼的总体城镇空间布局。“阡陌田园”则强调加强江南水网空间和优质农业资源保护,构建湖荡与田园协调的阡陌网络格局。“城乡互融”是指要以生态绿色开敞空间为基底、以城乡一体化交通为纽带,形成功能互补、设施共享、风貌协调的城乡空间网络。
市区空间如何“强筋健骨”同样备受关注。规划提出要在无锡市区构建“一城、两核、四片、六组团”的市区空间结构,做特做强梁溪城区和太湖新城两个城市发展核心区域,整合提质锡东城区、惠山城区、新吴城区和湖山片区4个发展片区,并推动“科产城人”融合发展,促进洛社、阳山、玉祁—前洲、东港—锡北、羊尖、鹅湖六个外围城镇组团加强生态廊道管控,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规划人士表示,市区空间布局基本延续了历轮规划的格局,今后将重点通过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等战略和规划落地,不断提升无锡市区的产业创新聚合能力、文商旅服务能力和枢纽辐射能力。
加密枢纽打造“123出行交通圈”
到2035年,将构建苏锡常1小时通勤、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123出行交通圈”和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快货物流圈”……规划还在交通等民生领域透露出诸多利好。
加密铁路枢纽,促高水平互通互联。“除了在太湖新城规划了无锡南站(太湖新城枢纽)、在蠡湖未来城预留了蠡湖站(渔父岛枢纽)之外,还在阳山镇规划预留了普通客站太湖西站,为盐泰锡常宜铁路、苏锡常都市快线提前预留好空间。”规划人士介绍,在完善客运枢纽方面,无锡市将重点打造“五主多节点”的铁路枢纽布局。其中,“五主”为无锡站、无锡东站、惠山站、江阴站、宜兴站,“多节点”为无锡新区站、无锡南站、硕放机场站、蠡湖站、太湖西站等,将通过深化站城一体、完善枢纽功能,更好发挥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增加城市公园,打造百公里环湖绿道。规划显示,无锡市还将构建林田、山水、公园、绿道、绿楔入城的“一带双环、三廊六楔”市区蓝绿生态空间网络,重点打造城北中央公园、梁塘河湿地公园、大运河文化公园等市级大型综合公园。目前市区范围内共规划有综合公园46个、专类公园24个,还将鼓励建设各类社区公园和小游园,加快形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网络串联的城市公园体系,确保到2035年中心城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达100%,让更多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进园”。
□本报记者 王怡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