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江阴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潮从街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交通管制、人员静默。志愿者和大白们匆匆换上“戎装”,连夜开启二十余日的全城战“疫”序幕。
在这场共克时艰的防疫阻击战中,浦发银行江阴支行的职工中有人不舍昼夜值守单位,有人挺在一线步行上门服务,有人舍小家为了浦发大家庭……面对疫情给市场主体带来的经营压力,江阴支行积极优化调动内部资源配置,用实际行动保障银行基础服务,帮助客户平稳度过困境、恢复生机。
扎实做好“以客户为中心”的浦发服务
为确保企业17.1亿的境外资金顺利汇出,浦发江阴支行营业部与交易银行部、南京分行作业中心多次线上商讨、反复邮件沟通,加班加点提前审核了近五百页的业务材料;运营管理部与营业部专人驻守协调,在业务执行前夜留宿单位,杜绝任何可能的意外。5月12日,仅用两个小时,三笔款项顺利汇至境外指定账户,充分保障了客户利益。在特殊时期,江阴支行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坚持优质高效的浦发服务不中断、不打折,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赞誉。

落实落细“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宏观政策
在全城静默管理和居家办公的特殊时期,浦发江阴支行客户经理第一时间摸排到当地某船企的业务需求:公司有笔船舶订单已到船东的付款节点,但是需要我行先行开出船舶预付款退款保函给船东,客户才能收到该笔预付款资金。如果因全城静默导致业务停摆,势必会影响企业在船东方的信用,进而影响即将签约的四条新船订单。
江阴澄西支行和交易银行部迅速打出“现场单证服务 居家线上审批”的组合拳。客户经理在遵守各项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获批步行数十公里完成单证传递;交易银行部的工作人员居家线上同步完善业务方案,并在总、分行高效联动下,顺利为江阴市某企业首次开立2笔船舶项下预付款保函1247万美元,保障了客户的时效性要求。
该笔保函业务是银行给予企业的卖方信用支持,及时帮助江阴当地船舶企业解决了船东关心的能否按时交船的信用问题,有力保障了特殊时期船舶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有序。

浦发银行江阴支行营业部地处老城区,周边社区老年住户极多。自周边商超临时关闭后,习惯于出门就能买菜的大爷大妈们一下子犯了难。由于不熟悉电子产品无法线上抢购,增加了他们日常采购的难度。支行营业部立即组织起应急服务突击队,持续联系保供单位,为周边居民提供蔬菜配送,并自发前往协助物资发放。收到新鲜蔬果、肉类等生活物资的居民们无不感动称赞,“浦发真是处处为客户着想的好银行!”
零售条线投身应急服务突击队的员工,顺势化身为老人们的线上“管家”,解决金融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通过微信沟通、平台直播等方式,向客户传递一手市场资讯和金融动态;针对部分不熟悉电子渠道服务的客户,专属理财经理采取电话“手把手服务”“一对一解答”的模式,语音讲解一步步的操作流程。此外,为帮助客户缓解长期居家的焦虑与压力,还特邀心理专家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以行为家,保护员工及客户平安、保障业务连续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江阴支行一方面动态调整、落实落细属地防疫政策,另一方面,为确保二季度信贷投放及业务储备不受影响,全员闻令而动、迅速集结,根据防疫态势灵活采取应对机制,保障业务顺利推进。
为支持企业资金有序运转,公司业务顺利开展,浦发江阴支行坚持“停业不停工,业务不断档”: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业务骨干主动请缨……他们或是挺身而出,在做好防疫防护的前提下,用脚步丈量着上门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或是申请单位值守,以行为家,确保作业环境安全放心,现金供应稳定可靠,业务连续性不受影响。

为保障随行式ATM的使用和现金流通的有序平稳进行,在江阴市押运中心的统一部署下,三位特殊的“大白”——营业部主管刘翔、现金中心徐子龙、吴必彦首当其冲,自疫情发生以来便在押运公司“安家落户”,身着防护服完成自助设备运维和现金消杀工作。封闭的工作区域、艰苦的住宿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没有让他们道一声苦。他们深知,这是金融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刘翔的爱人是一线医务工作者,每日驻扎核酸点,负责所在片区采样工作;徐子龙的爱人是教师,居家线上教学,督促学生有序自主学习。两个不同的家庭,三份不一样的工作,从这场抗疫战斗号声响起的时候,他们便不约而同的组成了共同战斗的“抗疫CP”,用实际行动彰显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目前,江阴本轮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复工复产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浦发银行江阴支行在助力市场主体走出疫情阴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将坚守助企纾困第一线,与客户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为江阴地方经济强劲运行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