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阴:涵养“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2022-01-23 10:49: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最近,在长江江阴段利港街道范围内,一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闲置不用的老厂房正在被清理出来。“以后这里就是窑港文创园,江边聚集人气的新地标!”当地西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施正海告诉记者,“鸟岛”建设启动后,来江边的人越来越多,“最近整体规划出台,这里要变成窑港文创园,成为展示长江的窗口,想想都很期待。”

记者了解到,长江窑港口“鸟岛”一期项目于去年启动。站在面积超千亩的芦苇湿地旁,利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沙晓军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他们一边种植树木,一边对外取经,希望让这块江阴35公里长江岸线中唯一存有的“物种宝库”发挥最大效益。“保护第一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是重中之重。”沙晓军说,在参观考察了南京鱼嘴湿地公园等地后,决定依托在建“鸟岛”打造省级湿地公园,把湿地保护、文化提升、城市更新都融入其中,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并进之路,打造长江生态修复的样板。

人与湿地能否互动,决定着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能否相融。同样是在江边,鱼嘴湿地公园没有涨潮落潮,沿江可以设置一些人行步道,与长江零距离接触。沙晓军说,但长江江阴段不同,这里水位高差变化大,如果把人行步道建到芦苇地中间,游客的安全因素得不到保证。于是,他们考虑,在“鸟岛”西侧,以架空木栈道的形式,穿过100多亩湿地,以此让市民与长江近距离接触。

光有景不行,有文化才能更吸引人。但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就是所有人工景观必须在外围进行。在“鸟岛”湿地公园东北侧,紧靠着西安路的一座旧厂房引起了记者关注。“不整改会影响美观,鸟岛建设反而给了它‘再生’的机会。”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引入湿地科普馆、湿地文化中心、湿地休闲体验中心等,以此“唤醒”历史感旧建筑,“村里的老水塔见证着村庄发展,也被保留了下来。”

“绿水青山,已经为村里带来了生态红利。”施正海告诉记者,旧厂房原是村里的一家玻璃厂,2017年,该企业因环保问题停产后,就一直搁置在那里,一年给村庄带来的收益仅有5万-6万元,村民们也期待着这片废墟可以重新“整洁”起来,甚至是“美”起来,成为江边的风景。“现在整片盘活后整租给街道,一年的收益能达到30多万元。”施正海说,相信未来依托“鸟岛”集聚的人气,一定能带动农旅发展,带来“金山银山”。(唐芸芸)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