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无锡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产业园区“三优化三提升”项目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治本、转型、提质、增效为导向,着力重塑产业载体、再造发展空间、集聚发展动能,努力破解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制约难题,奋力构建产业转型的引领区、科技创新的集聚区、集约用地的先导区。
高起点谋篇布局
空港经开区(硕放街道)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突出规划引领,委托深规院开展“三优化三提升”核心区空间更新规划与城市设计。规划面积330公顷,重点布局“三片三芯,一脉三廊”。“三片”分别为:新能源产业社区、集成电路产业社区、航空装备产业社区;“三芯”分别为:位于振发路、新农路、里河路的三大产业社区服务智芯;“一脉”为安桥浜生态脉;“三廊”分别为:G312形象道、飞凤路形象道、孙安路生活街。计划一年一单元,通过三年的更新建设,将“三优化三提升”核心区建设成为新兴产业创新集聚区、产城深度融合典范区、低碳技术应用标杆区。
高效率促进实效
开拓发展空间求力度。建立党政领导、部(委办局)负责人、条线职能部门、村(居)四级挂钩企业拆迁工作体系,在2021年完成拆迁789亩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再梳理一批低效用地企业列入拆迁计划,全面打响拆迁腾退攻坚战。截至目前已拆迁腾退土地面积290亩,收储3个地块约192亩,另有7家低效用地企业完成签约,14家完成评估。同时结合“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疏解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70余家,宇祯科技、英杰科技、丰硕仓储等多家企业实现腾笼换凤。
项目招引落地求准度。聚焦“双招双引”,突出全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无地招商,2021年以来,组织了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济南等多轮外出招商活动,威伊艾姆、中信城开、睿安科技等25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完成超亿元重大项目备案20个,其中5-10亿元项目3个,超10亿元项目1个;同时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中信城开、航亚三期、江松二期、北控大数据等9个重点项目土地供给手续快速推进,格林美二期、先通影像等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新林五金、会通新材料等5个项目完成竣工,合力跑出了扩大有效投入的“加速度”。
科技创新孵化求高度。加快临空科技产业孵化器的建设,新建科技载体1.05万平方米,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力争年内完成申报,填补园区科技载体零的空白。科学布局载体项目,在已建成6.65万平方米高标准多层厂房的基础上,再启动50亩载体建设,为科技企业产业化发展赋能。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加快三联生物、江松科技、军工智能、会通新材料等企业上市步伐。加强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招引和培育,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策源作用。
高水平强化保障
全力做好资金平衡。三年内共有70家企业列入拆迁,其中41家纳入区融资计划,22家通过农发行“新吴空港航空物流园项目”解决资金来源,总授信额度12亿元,其中拆迁部分额度8.7亿元;另有7家通过自有资金保障。
从严把控准入门槛。深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落实差别化管理政策,以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强化投资(租赁)项目准入评估,从严设置准入门槛,规范企业租赁行为,从源头控制项目质量,实现厂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优化提质增效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引育人才、做优做强、集约利用资源,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