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太湖花园第二社区通过示范引领,积极倡导“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楼道自治新风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楼道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生态友邻、和谐邻里的“美丽楼道”。
党建引领:倾听民声精准治理
社区从内部提升本领,举办“践行初心使命 共赴友邻之约”社区工作者成长计划启动仪式,发布《社工成长手册》,通过推行新种计划、社邻生活体验计划,让社工成为项目带头人,推动实现“全科社工”的“蝶变”。社区在每个网格点设有“四个一”计划,分别是“1名共治红色管家、1支党员服务队伍、1个特色党建项目、1座民情收集驿站”,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夯实基层治理的“桩脚”,畅通服务群众的红色枢纽。用好“大数据”,磨出“铁脚板”,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形成“需求清单”。
同时,社区党委面向小区范围内各居民小区楼道,动员以居民为主体开展楼道自治活动。通过前期实地走访、问卷调研、上门谈话等方式,指定将248号楼道作为楼道美化项目“先锋楼道”,并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21年“实事清单”,联合第三方社会组织,与楼道内居民小组长展开交流,开展两次共创筹备会,推动248号楼道规划项目顺利进行。
协商议事:擦亮品牌居民自治
社区大家庭的事,谁来管都不如党委引领居民自己管。新时代的社区治理既要体现党委核心、还治于民,又要改变社区大包大揽的状况,让居民从参与到决策,逐渐培养起“民事、民议、民决”的自治意识。美化不仅让楼道看起来干净整洁,更蕴含了温暖的力量。搭建“提—甄—议—做—评”五步法搭建“四方+”联席会、“和议厅”议事会双平台,让居民实现角色跨越,从问题提出者成长为议治合伙人。秉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提炼出以“国风”为主题的方向,逐步攻克推进中遇到的多个问题,充分激发居民“主人翁”精神。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根据社情民意形成多个民生项目,以“爱心接力站”的方式向长江路党建联盟单位发布,吸引多家单位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通过后续的系列商讨,为企业与第三方社会组织厘清推进细节,提供包管安装、贴纸壁画、笔墨颜料等,各色工具一应俱全,为此次楼道美化提质增效。项目推进中,大家齐心协力,坚持“有事好商量”,及时召开共创会,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充分发挥各自家庭的特长,一楼进行墙面、地面粉刷,二楼进行墙面绘画,三楼四楼进行入门处景观布置,五楼进行了包管材料购买安装,齐心协力完成楼道改造。遇到沟通困难的残疾居民,社区邀请手语翻译师打破交流壁垒,促进邻里和谐。
创新模式:志愿迭代共建共治
社区着力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工作体系,转变身份认知,推动社工从单方面的“服务者”转变为“全能者”,居民从服务的“受惠者”变为“提供者”。同时,推行“新种计划”,在志愿服务、惠民项目中不断挖掘新居民骨干,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性,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联动长江路党建联盟单位,邀请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形成社工+居民+志愿者“专+精+兼”的人才梯队。在后续召开的美化共创会中,居民们对248号楼的维护各抒己见,达成推进“一米阳光”花园的目标,由美化“小家”走向愉悦“大家”。当前,248号楼的成功吸引不少居民对装扮家门口产生兴趣。目前,已有两个新的楼栋进行对接。后续,社区将以“点-线-面”模式全面铺开,在不断的推广与应用中总结经验、优化方法,形成可操作、易复制的模板,为老旧小区“焕新颜”提供治理参考,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楼道环境,真正建立“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区楼道自治长效机制。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社区党委牢固确立“社区自治内循环+大党委建设外循环”的“生态友邻”型社区治理理念,由“单打独斗”转变为“携手共建”,由“单线联系”发展为“全面推进”,将区域化大党委建设中的信息、资源、人才等“红利”与社区的内生组织、支持体系、自治骨干等力量强强整合、加速释放,通过内外双循环联通,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推行居民自治、提升社区服务,打造和谐、友好、文明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格局。(颜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