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基层群众的诉求更加多样化,社区治理朝着更加精细化方向发展,社区成为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无锡市滨湖区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积极鼓励广大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做实为民实事,传递浓浓民生温度。
日前,从无锡市2021年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评审会上传来喜讯,滨湖区6个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获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滨湖区2021 年社区治理创新项目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百姓设计师”让社区改造更有“人情味”
滨湖区河埒街道水秀社区的“百姓设计师”缤纷社区营造计划——以90.5的高分蝉联市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一等奖第一名。水秀社区党委通过“SPAR工作坊”以艺术设计的方法介入社区营造,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聚焦社区微更新、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充分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区将改造权限下放,让居民自己决定“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实现社区微改造“居民定制”,也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有了“用武之地”,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印咏梅住在无锡市滨湖区水秀新村已经三十多年了,她所在的这栋楼里新市民很多,听不懂无锡话,和老人沟通有障碍,接借着小区改造的契机,她手绘了设计草图希望借此推广无锡话;陶阿姨楼里老年居民居多,大家一直感慨无锡这几年变化很大,于是陶阿姨找出了无锡老照片希望融合进楼道设计中……经过一年的设计和改造,“百姓设计师”参与设计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公共活动区域和缤纷楼道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和设施,他们对社区的体验和情感得到了保护和回归。
共同营造公共空间,巧解分类治理难题
滨湖区西园社区辖区内多为无物业老旧小区,社区从2018年起进行院落自治,当时在西园社区二区,运用“五步七规”的议事方法,搭建起议事平台,收取停车费,实现居民自治。
2019年社区将该模式复制推广到西园社区滴翠路南三个院落当中,通过先分类、再交叉、后共治的方式,建立三种治理模式:针对售后公房小区,采取“党居联动+参与式治理”的模式;针对原职工家舍,采取“业企联动+服务式治理”的模式;针对拆迁安置房小区,采取“双社联动+文化式治理”的模式。
通过分类治理的方式将院落自治在整个社区各类型院落中全面铺开,社区治理由“散”变“合”,为民服务由“窄”变“宽”,服务内容由“虚”变“实”,实现了社区从管理到治理的蝶变。
社区“1+3”模式深耕破土,20年失管小区惊喜转变
北桥社区内的月秀东园小区,因历史遗留问题失管20年,私搭乱建、地锁遍布、道路破败等问题凸显。
北桥社区探索实施“1+3”深耕治理模式,“1”即为1个治理主体,成立“一号议事团”,“3”即为通过居民自议、自筹、自管的三大自治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共治。
通过“1+3”深耕治理模式,失管小区在实现环境改造的同时,摸索总结出居民自筹的流程机制,更加可喜的是居民意识的巨大转变,共商共议、共治共享的家园意识在东园生根、破土、发芽。
据悉,自2019年无锡市首次举办市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以来,滨湖区选送项目连续3年均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且获奖项目总数量位列全市第一。下一阶段,无锡市滨湖区将继续夯实基层干部队伍,增强为民办实事能力素质,跑出社会治理创新加速度,为幸福滨湖建设提供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