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无锡滨湖:提升改造环境,催生“美丽经济”
2021-12-24 16: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滨湖区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精准发力、抓实抓细,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冬日午后,无锡滨湖雪浪山景区入口,数台挖掘机和十多名工人正在对一片2万平方米的空地进行最后的平整。再过几天,从山东等地引进的各式花苗就将在这片空地种下。即将到来的新年,景区入口将出现一片“七彩花田”。然而,时间往回倒退100天,这片空地之上还是一处脏乱差的自然村。

美丽蝶变 全方位立体化提升

此次雪浪山景区提升改造是开园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总投资近亿元,坚持双轴(南北横向的景观轴、上下纵向的文化轴)并行,推动植物景观、休闲景观、文化景观和山体景观等风貌区共同发展。

在南北横向景观轴布局上,主打南、北两片花海,总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种有格桑花、虞美人、薰衣草、荷花、绣球花、蜡梅、槭树、枫树等。据施工方负责人李峻岭介绍,两片花海以鲜花布局为主线,各色鲜花、植被相互呼应,因花期不同,可以做到四季有花看、有景赏,实现从原来的“几月游”变为“天天游”。值得一提的是,景区不少区域植被密度过大,凌乱无序,其中登山主道状元路沿线树冠拥挤交叠,未来可通过疏解,让透不进光的密林变成可观风景的廊道。

在上下纵向文化轴提升上,重点围绕状元道、贡茶园、蒋子书院、御茶楼等人文景观进行提升,在完善硬件的同时,增设文化展示功能,打造特色的景观画廊、创新长廊和运动走廊。雪浪山顶有郭沫若题词的“银涛雪浪”石碑,此次提升改造将在山顶“太湖第一峰”下方建造一片以白色花朵为主的花树观赏园,早春时节樱花、梨花、红叶李等次第开放,这片区域将呈现另一种“银涛雪浪”的壮丽景象。

寻找平衡 服务生态功能兼顾

山水城党工委书记范校军说,这几年,随着无锡南部新城的加速崛起,人口南向导入的速度加快,原来作为区域性公园的雪浪山景区,发挥城市性公园的功能越来越大。考虑到雪浪山背后的生态保护和人文服务需求,这次景区提升改造就是要全方位提升景区品质,同时在城市公园功能和郊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据介绍,此次提升改造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理念,实现生态功能强化、空间体系优化和环境品质提升。提升改造后,景区将分为生态保护区、文化体验区、植物观赏区、人文休闲区和生态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五大区”的分布充分兼顾了城市公园服务功能和郊野乐园生态功能之间的平衡。

范校军称,文化体验区、植物观赏区、人文休闲区三个功能区常年开放,主要满足城市公园的常态化接待需求;生态保护区、生态休闲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在定向开展登山、采摘等独特“野趣”活动的同时,严格控制大型游览设施建设。

激活内涵 好风景催生好经济

有了好生态,打造了好风景,还要进一步放大景观效应,催生“好经济”。雪浪山景区将立足花、茶、读书这三大“IP”,深挖背后的文化价值内涵,培育一批花卉观光、研学交流、农业种植、乡村体验等产业业态。

在产业激活方式上,重点在“+”上下功夫,通过以“+运动”“+展示”“+科创”“+茶道”等为突破口,推进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与文化内涵。以茶为例,作为无锡重要的产茶区,雪浪山茶叶品种有翠竹、碧螺春、毫茶等。当前,雪浪山景区正以“打响雪浪山贡茶品牌”为课题,携手区域内茶叶龙头企业开始对“贡茶产业链”的延伸研究,通过提高茶叶品质和品牌包装,壮大雪浪山茶叶品牌影响力。在花卉产业上,持续高标准培育数百亩花海,集花卉种植、科普、旅游于一体,将雪浪山景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知名的赏花盛地。

雪浪山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科研院所,山水优势将助力科创活力持续释放。在对“书”文化的挖掘上,景区将依托蒋子书院打造一处特色学术交流专用场所,积极推动区域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互动,让雪浪山成为科研“大脑”的创新“沃土”,助力区域产学研优势进一步发挥。(邵旭根、周岚婷)

标签:雪浪山;景区;生态保护
责编:张翔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