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惠山经开区省锡中实验学校第一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走进惠山区法治公园,探索身边的民生实事,感受惠民工程带来的便利,通过调动青少年儿童的积极性,弘扬文明新风尚。
“老家的茅斯变了!”聊到新时代的变化,队员徐金于一脸骄傲地说到。这让队员们疑惑起来:“茅斯”是什么?金于说:“就是厕所呀!”小小的“茅斯”能有多大的变化?队员们好奇起来,决定组织一个探秘茅斯变化的小队活动。
厕所“变变变”,科技来助力
假期期间,小队活动正式启程,探密金于口中的“新茅斯”。来到惠山区法治公园,队员们一眼就看到这间充满金属质感小房子,居然是厕所!踏进厕所,迎面就是一块电子大屏。这上面不仅有时间、用水量,还能通过指示灯判断剩余几个空位呢。队员们惊叹的同时,更兴奋地寻找这间厕所还有哪些秘密。自动出纸机、会吐泡泡的洗手池、晕倒报警按钮、智能保洁机器人……一个接一个新的发现,满满都是科技元素。
厕所“便便便”,幸福来身边
队员们不禁疑惑起来,小小的厕所为什么要用到这么多的高科技呢?为此,他们采访了惠山区街道环卫所所长谢国锋叔叔。谢叔叔表示:“引入高科技元素,能够提升城市颜值,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在如厕这件小事中收获实实在在的便利感和幸福感。”小小厕所的改变也能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吗?队员们就近采访了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居民王奶奶说:“如今这一带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厕所,对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真是一件大好事。”看来,厕所的改变实实在在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呀。
厕所“遍遍遍”,政策来推动
小小的厕所竟有着带动幸福的大能量,可真了不起。寻访归来,大伙儿围绕厕所变化查找资料。这时,一个词出现在大伙儿眼前——“厕所革命”。为了解什么是“厕所革命”,很快,队员们找到了无锡市环卫处副处长冯叔叔:“厕所革命是党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它关系到环境的改善、百姓的健康、城乡的建设,体现了党为百姓谋幸福的初心,截止去年无锡市改建公厕429座,新增厕所开放联盟单位400家。”
厕所“辩辩辨”,行动来传递
冯伯伯的话,说到了队员的心里,队员们召开了一次队会。大家一致认为茅斯虽小,传递的却是老百姓生活更幸福的讯息,而在这背后支撑的是党和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又能围绕“厕所革命”做些什么呢?队员们激烈地讨论起来。最后,第一小队决定结合寻访,以“厕所革命”为切入口,宣讲“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事迹。第二小队推出“我是城市未来规划者”项目,设计各种便民设施。第三小队制作了“互联网+”周边公厕微地图,指引厕所的位置。
本次“寻访”,队员们了解到“公厕改革”的故事,感受到了幸福从“方便”开始,深刻地体验到党为人民办实事、事无巨细的初心,明白了自己是这些幸福的受益者,要懂得感恩,从现在起,牢记习爷爷教导,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