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筑梦江溪。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聚焦“急难愁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征集并完成实事项目46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2月10日上午,“传承秋白精神,办好民生实事”--江溪街道“三微”行动项目成果展在江溪小学举行。
“缅秋白”,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瞿秋白同志曾于1916年在江溪小学任教。“秋白亭于2009年建成,亭身用杉木制成,立柱对联选自瞿秋白先生的诗作《江南第一燕》,‘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是秋白先生精神的写照,也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江小学子。”活动伊始,由“秋白·红叶宣讲团”的少年宣讲员们带领参观江溪小学的秋白红色文化,秋白亭、汉白玉浮雕、校史馆等用生动的画面让昨日重现,瞬间定格了瞿秋白同志在校任教的点点滴滴和革命先驱的光辉事迹。白墙红瓦间,忆往昔峥嵘岁月,苦难辉煌中,悟百年党史伟力,赓续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在江溪这块热土上闪烁光芒。
“七巧板”,下足绣花功夫,绘就民生画卷
自今年6月“学党史 忆秋白办实事”彩虹工程发布以来,江溪街道积极开展“三微”行动,紧盯签约项目落地,以“衣食住行诗书画”七大板块,绘就“柴米油盐”保民生、“吃穿住行”解民忧、“琴棋书画”润民心的幸福画卷。舞台上,沙画表演《“彩虹”亮江溪,“三微”暖民心》以“沙”为墨,以“指”为笔,倾心描绘出“幸福江溪”的美好蓝图;“民生微实事”情景剧《微光亦暖心》展示普通江溪市民的幸福体验,聆听群众的甜蜜心声;短视频《无“微”不至办实事,住在江溪真幸福》全景描绘了“三微”行动在江溪蓬勃开展,46个实事项目在各处落地开花。改造充电桩1107个,增设晾衣架619个,楼道翻新333个,公共厕所改建、居家养老改造等,一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充分彰显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江溪力度和温度。
“群众选”,打造品牌特色,引领示范作用
“彩虹”践初心,架起的是通往群众心坎里的“连心桥”“爱心桥”,江溪街道各基层党组织办好民生“微项目”、提升百姓“微幸福”,努力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项目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江溪街道延伸服务触角,突出江溪特色,通过“江溪之声”微信公众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微’行动项目”网络评选活动,得到江溪群众的广泛支持,两周时间内,网络评选活动一共收到47825份群众投票,访问量超30万。活动现场,三大奖项依次重磅公布,评选出“适老化智能公益改造项目”、“ ‘美涂秀秀’楼道亮化项目”等江溪街道“ 三微”行动项目示范奖8个, “‘信’福来敲门——信报箱微改造”、“ 增添晾晒区——‘晒出文明新风尚’项目”等江溪街道“ 三微”行动项目网络人气奖10个,“美新居家养老改造项目”、“ ‘三步唤绿’环境治理行动”等江溪街道“ 三微”行动项目优秀组织奖23个。
在歌伴舞《灯火里的中国》优美的旋律下,成果展示活动拉下帷幕。“三微”行动项目的圆满收官,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据悉,江溪街道将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服务成效,学史力行,永葆初心,不断解锁出群众的幸福密码,奋力谱写出江溪新时代发展的绚烂篇章。(包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