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芳桥街道后村村的宜兴童心生态家庭农场内分外热闹。来自宜兴市扶风小学的20多名学生站在田埂边,仰头望着身边的志愿者老师申小峰。只见申小峰拿出手机,打开相关页面,指尖轻点,田间便开始了均匀洒水作业。看着眼前的场景,孩子们连连发出“哇”的惊叹声。“这是水肥一体化操作系统……”申小峰笑着介绍。一堂生动有趣的现代农业课,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宜兴童心生态家庭农场是培源乡村“复兴少年宫”辐射基地,依托该平台,孩子们课余时间有了新“趣”处。
今年上半年,宜兴市被列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全国50个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8月,芳桥街道按下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建设启动键,致力打造培源乡村“复兴少年宫”,通过“专职+兼职”“线上+线下”的形式,由大学生、本地教师、街道志愿者等13人组成师资团队,主动对接宜兴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共享课堂,定期面向街道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开展道德教育、文体娱乐和劳动实践活动,把精选公益课送到青少年身边,切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除了“规定动作”,芳桥街道在把好政治导向、主题设计、运作机制等“大方向”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增加“自选动作”,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增亮点。街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将周培源故居、江南美专旧址、宜兴童心生态家庭农场等作为辅助场所,整合农业资源,深挖名人文化,激活藏在民间的历史资源,并借助志愿服务力量,设计系列特色课程,不断充实农村孩子在课余时间、周末、节假日的生活。
孩子们走进周培源故居,从老照片和史料记载中汲取思想养分;科创企业的工程师变身培源乡村“复兴少年宫”的兼职老师,为孩子们上生动有趣的科学课,污水还原成净水的场景引来孩子们阵阵惊叹;在江南美专旧址,孩子们徜徉在书法、绘画的海洋中;农场内、田埂边,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亲手种菜、烤红薯,学习生态农业知识……截至目前,培源乡村“复兴少年宫”已经组织开展了“民间艺术进课堂,传统文化润心田”“竹笛声声动人心”等近20堂特色课程,共有400余人次参与。一个个创新阵地、一堂堂多彩课程,在芳桥街道,孩子们总能快乐地与新时代文明不期而遇。(尹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