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江苏省“名特优”食品小作坊评定结果公示期满。经过市级筛选推荐、第三方机构两轮测评、省市场监管局督查、网络推荐等严格评审流程,无锡市滨湖区山水复泰台食品坊、老浦生面店及凌阿姨美食店三家食品小作坊,从全省903家参评小作坊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首批江苏省 “名特优”食品小作坊。2021年,“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暨‘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培育”被列为省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和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省共352家小作坊首批获评。
食品小作坊一头关系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一头连着广大家庭的就业生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滨湖区市场监管局把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殷切期盼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结合“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培育工作精密实施“三步走”战略,积极引导食品小作坊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管理水平,助力全区小作坊提档升级,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心组织,广泛发动。积极动员全区30家食品小作坊参与评选,连续组织省市级名特优食品小作坊评审工作推进会,紧紧围绕评审工作文件信息进行充分解读,邀请去年成功获评“锡食名坊”的小作坊经营者分享个人经验及感悟,广泛宣传“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暨‘名特优’食品小作坊培育”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不断增强小作坊经营者参与改造、提升、申报、评选等工作的积极性。
精准帮扶,提质培优。开展食品小作坊系列培训帮扶活动,实地走访考察了解小作坊的生产场所、工艺流程及运输销售等情况,并邀请第三方机构、专家对食品小作坊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一方面引导小作坊的经营者革新除弊、转变思想,一方面指导小作坊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对加工场所、设施设备、生产流程等进一步翻新、改造、完善,让生产条件再提高、生产工艺再优化、生产流程再规范。
精细引导,长效管理。将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与省“名特优”培育列为年度重点工作,设立专项奖补资金,计划以5000-8000元/家的标准对相关小作坊进行专项奖补。同时,制定《滨湖区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食品目录(试行)》,对食品小作坊的市场准入实施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细化食品小作坊的准入条件,确保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和省“名特优”培育工作形成制度,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此外,滨湖的塘前茶林场今年也获评无锡市“名特优”食品小作坊。下一步,无锡市滨湖区市场监管局将坚持以深学促实干,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推动小作坊提档升级走上规范化、质量型道路,发掘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食品小作坊争创省市“名特优”食品小作坊,进一步提升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让广大百姓群众吃得更加安心、放心。(聂影、郑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