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城区城市嘉苑的市民徐佳发现,小区门口新增了几个机动车泊位。“近几年来,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小区住户和周边商户,现在新增了车位,停车更方便了。”她说,由于表箱的存在,城市嘉苑门口南侧的空地上要施划机动车泊位是个难题。此次新增车位是“见缝插针”,在距离表箱一定距离的同时,保障了单个车位的尺寸。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今年以来,宜兴市城管局在城区开展了停车资源“普查”和“体检”,出新复划不够清晰、缺失残损的停车泊位标线,并在不影响行人、非机动车正常通行的前提下,按照规范标准新施划机动车泊位30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线1万余米、禁停标识近400个,城市的空间资源得以进一步释放,市民的停车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锚定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城市宜居程度正不断提升。其中,今年以来,宜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宜兴市公用产业集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薄弱环节,开展绿化带专项清理、路面烟头集中清理、地面污染冲洗等行动,提升环境保洁质量;宜城街道创新“专家考评+社区互评”机制,每日开展督查工作、通报督查问题,同时启动问责机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与此同时,宜兴市还整合多元力量,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今年以来,宜兴市召集多部门、板块,重点围绕环境卫生提升、公共秩序改善、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分类召开精细化管理工作会议,共商对策。不少部门还联合起来,采取“自选动作”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献力。其中,宜兴市文明办会同市市场监管、城管、公用事业管理等部门,发动全市沿街店铺、宾馆饭店、商场超市、银行网点等单位,开放内部厕所,有效化解城区局部地区公厕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切实满足群众如厕需要。
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眼下,打开陶都秀美画卷,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最近,每周一、周五上午8点至9点,宜兴市广大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都会定时“上岗”,走上分布在全市主次干道路口、背街小巷等处的200余个点位,开展公共文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句温馨提示、一个微小动作、一次温暖劝导,给文明宜兴增添更多亮色。据统计,目前,宜兴市共有注册志愿者近3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超1200支,“红马甲”活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除了“红马甲”,“杜鹃鸟”也在行动。今年7月,宜兴市推出了“文明城市随手拍”小程序,让每一位市民都可以成为文明巡访“杜鹃鸟”。截至目前,已有一万多名热心市民参与“文明城市随手拍”,他们或曝光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或上传温暖事迹传播真善美,形成全域创建、全民参与、全员行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