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了《2021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名单》,宜兴市共有9个品牌跻身目录名单,其中区域公用品牌2个,分别是宜兴红、宜兴大闸蟹;产品品牌7个,分别是陶都水芹、乾红早春茶、岚峰茶叶、九香翠芽、盛道茶叶、隆元大米、宜皇大米。
宜兴市具有“三山二水五分田”地貌格局,发展品牌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长期以来,各地农产品结构单一、规模较小、综合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品牌强农事业的发展。前些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大片耕地被抛荒的情况。如今,宜兴市农村用“一土难求”来形容,一点都不言过其实,许多创业人士回乡务农,在希望的田野上编织锦绣梦想,广袤土地大变样,得益于宜兴市大踏步推进强农惠农布好局。
宜兴市农业农村局学史力行办实事,根据各农业产业区不同的特点,科学制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明确太湖渎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经济林果、有机蔬菜等高效环保型产业;宜南山区重点发展茶叶、果品等资源利用型产业;平原圩区重点发展精品粮油、生态养殖等安全高效型产业。各地以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培育经营主体,全力推进产业融合,先后培育起9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让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不断丰实。
宜兴市拥有48公里太湖湖岸线,沿太湖三公里范围,本地人称之为“渎边”,这些年太湖水质保护力度加大,畜禽整治、退渔还湖、控源截污,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被打破,没变的是渎区农田“夜潮地”特质。
宜兴市推进休耕轮作制度,保护精品蔬菜生产的黄金宝地,如今休耕轮作面积1万多亩,涵养的土地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最大资本。周铁、万石等地成功跻身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宜南山区适合茶叶生长,坚持走良种当家之路,宜兴红(茶)入选首批“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据了解,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近6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近50%。
围绕产业、市场和科技,说好品牌故事,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宜兴市乡村振兴建设是重要任务。9月2日,在无锡市农业农村局举行第二届“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评选活动中,宜兴共有7个品牌参加决赛,其中,宜兴大闸蟹、乾红·早春茶、丹凝茶叶、陶都国兰兰花获评“无锡市十大农产品品牌”,泥蛙大米、湖父杨梅、九香红茶获单项示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