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一场精心筹备的“幸福公开课”在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拉开帷幕。这场“不讲成绩,只讲幸福”的公益分享沙龙,吸引了百位学生以及家长参与,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幸福公开课”就“幸福教育”进行了沙龙对话。现场家长纷纷表示,“幸福公开课”这种形式是首次参加,虽然并不针对学科教育,但却是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课程。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分享,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向更高质量的学习迈进。
来自无锡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吕红日博士认为,幸福不等同于快乐,幸福是持久稳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而快乐是短暂的。幸福具有反思性,比较性,是一种长久的体验;幸福还具有社会性,任何人的幸福都与环境相关;幸福还与责任、担当有关,与发展有关。当学习中充满着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个过程必然是幸福的。
吕红日表示,学校的学科教学是用来发展学生能力和提升学生素养的。从2015年开始,学校已经进入到了素养教学时代,从一味追求成绩到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素养以及价值观念上,让学生回到有质量的学习中去。
现场学生与演讲嘉宾进行了愉快的互动,学生们乐观积极的状态感染了会场,让“幸福公开课”始终徜徉在浓烈的幸福快乐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分享会上还为学生准备了空白的信纸和信封,一个红色的“幸福邮筒”摆放在教室的门口,每位学生活动结束后都在信纸上写下了许许多多幸福的感言和对父母的告白,投递到“幸福邮筒”中,为此次“幸福公开课”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据发起人介绍,本次“幸福公开课”是第一期,未来还将继续以公益分享的方式走进更多学校和场景,将“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一话题深入探讨,为学校和社会带来更多积极多维的心理发展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