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长宁苑小区,整齐划一的停车位、错落有致的绿植、新颖亮丽的门面交相呼应,修葺一新的休闲长廊让人感到舒心惬意。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安街道长宁社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有力举措,不断推进小区改造,让老小区焕发新活力,让党史学习教育传递民生温度,为居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聚焦社区建设 让坑洼路变通途
“门口路面总算平整了,以后出行就不怕磕磕碰碰,下雨天也不怕积水啦。”长宁苑二期的居民在谈到小区入口便道的喜人变化时,挑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原来,长宁苑二期B东大门入口处的人行便道因年久老化,砖块松动等原因,导致路面高低起伏,每逢下雨就会出现水坑,给周边居民出行和小区美观造成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该处道路通行问题,经过实地调研,新一届“两委”班子将其列入“开门一件事”,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并及时施工将路面修缮平整,切实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出行难题。
长宁苑四、五期沿河围墙因多年的风化、雨水冲刷以及河岸附近土壤松动等原因,有的墙体出现了明显的倾斜和开裂的现象,同时还存在围栏被人为破坏、穿越围栏在河岸边种植蔬菜等情况。经社区多次现场查看后,打报告给上级审批,9月起社区对四、五期的沿河围墙进行了彻底翻新,保障周边居民安全。随着围墙翻新工程即将完成,也为方便居民出行,此次改造还对围墙配套的550米人行便道进行了拓宽改造,由原来的1.4米拓展到1.7米,让周边居民出行更加便利。“虽然这些小路只是小区的‘毛细血管’,但我们也要保证它的畅通,不能让居民‘堵心’。”长宁社区党委书记唐晓南说道。
聚焦“老大难” 以网格促实效
近年来,小区内出现了各种“毛病”,雨污水管道老化、路面破损、停车位紧缺等成了“老大难”,“空中蜘蛛网”更是为居民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曾有居民因飞线充引发电动车起火,为此大家纷纷盼望着,老小区能进行一次大改造。面对居民的“急难愁盼”,长宁社区精准“把脉”疏通“堵点”,依托网格片区,有计划有规划的推进民生工程,年底前将完成69扇电控门换新,480个楼道天然气地下登高杆进行更换,2500㎡绿化改造,新增70个机动车停车位、13000㎡非机动车停车位等惠民工程。“我们这边供水管道、雨污水管道都已经更换了,停车位改造也在逐步推进,虽然是老小区,但是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提高。”眼见着小区一天一个样地变化着,居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
长宁社区还积极推行“1+10+N”党员中心户建设,打造“红色网格”,成立了11个党员中心户,每个中心户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20户居民,让全体党员扎扎实实“走出去、沉下去”。“每个月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既服务了居民也践行了党员的责任,我认为很有意义。”党员中心户鲍泉林说道。依托各网格成立一支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优化服务、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助民帮困、文化建设等志愿服务,并利用微信、无锡先锋等现代化数据手段,让群众需求“接诉即办、结案反馈”,让网格治理更高效。
聚焦民声民意 以智理促治理
“我建议建个休闲凉亭,大家可以坐在一起拉拉家常。”“我赞同,以后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让这片广场活跃起来。”协商议事会上,长宁苑三期的居民代表们围坐在广场上,围绕“长宁苑三期休闲广场建设”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另一边,围观的居民看着展示的“效果图”连连点头,对此次活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个形式还挺不错的,改造计划直接直观,一眼就看明白了。”在“你说我话”的过程中,与会各方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让政协委员、社区及相关部门听到了群众的真切呼声。
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近年来,长宁社区积极组织居民代表、物业公司、施工单位、政协代表等,精心选取“切口小”、贴合民生实际、群众热切关心的具体议题共同开展基层民主协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目前已先后落实了“休闲长廊改造”、“停车位改造”、“电动车充电桩安装试点”等一系列事实项目,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居住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善。“这个板凳会的形式我觉得挺不错的,把事情摊开来大家一起讨论。”居民缪师傅对此表示了肯定。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长宁社区积极引导辖区内形成“问题难题都来提,大事小事都可议”的良好氛围。
聚焦疫情防控 用责任筑安全
“您好,您的灵锡预制码注册了吗?如果不会可以到门岗上,有志愿者为您注册。”今年7月南京疫情蔓延,作为最早一批组织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实战演练的小区,长宁社区有力有序的完成了18000余人的核酸检测。实战演练过后,长宁社区马不停蹄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采样点设施环境条件、畅通检测流程。而人员核酸预制码申领却给老年人出了一个大难题,“我们只有老年机,不会注册,还有的老人连手机都没有,这该怎么办?”
面对这一问题,长宁社区立即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居民有效做好人员核算预制码申领工作。“阿姨你别急,我来帮你注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分布在长宁社区各门岗“蹲点驻守”,就近为小区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核酸检测预制码申领和打印服务。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发动群众,长宁社区积极引导居民自觉做好核酸检测预制码申领工作,同时,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网格员、楼道长、党员、志愿者“四位一体”,招募志愿者250余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300余人次,为全员核酸做好充分准备,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防线。
民生实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百年征程路,奋进正当时。长宁社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让老旧小区展现新貌,让千家万户居有所安,心有所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