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态传承”让本土非遗焕发新时代活力
2021-11-05 16: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大运河活力不息,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根本。省级非遗龙舞、双套酒酿造技艺、文化地标戏码头、传统美食脚踏糕等都是玉祁非遗文化的精髓。如何让非遗保护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力量,不仅可观摩,还能参与传习、互动,让传统技艺融入大众生活……是玉祁街道非遗保护工作努力的方向。

走进玉祁街道的舞龙博物馆九龙宫内,一支由12名听障人士组成的舞龙队伍正在紧张的排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们专门编排了一套新动作。出任教练的正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祁龙舞”的第四代传承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的吕武。

“作为传承人,传承龙舞这项非遗,是我的责任。”吕武说,2019年接手这支听力残疾人龙舞队。起初,交流障碍造成训练推进缓慢。后来经过不断摸索,做手势、打节拍、画队形图......终于在2020年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开幕式演出上,出水芙蓉、东方龙、快腾进、叠龙……他们一气呵成,气势十足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叫好。

玉祁街道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发挥非遗资源的特殊优势,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

近日,由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申报的沈静娟大师工作室(无锡市糕壹点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1 年度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沈静娟,作为玉祁宏凤年糕坊的第四代传人,2015年,带着传承脚踏糕技艺的使命和文化传承的梦想,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精进传统脚踏糕技艺。在改良做糕技术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赋予脚踏糕以新的“生命”,挖掘出更多非遗故事。通过举办形式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生动再现江南民间制糕老物件、老场景,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沉淀在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中的糕团文化,打造脚踏糕专属品牌。目前,沈静娟与姐姐沈静亚共同创办的食品公司年销售已突破 800 万,培养出脚踏糕技艺徒弟 50 余人,帮助 20 多人自主创业,举办脚踏糕文化活动 400 余场。而姐妹俩也在2020年均获评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

标签: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