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3日无锡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柘塘浜社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打造普惠性质的“夕阳别样红,欢乐度晚年”为老服务项目,进一步整合为老服务资源,探索推行“1234”工作法,切实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构建为老平台,搭建党建“连心桥”。社区书记(主任)主抓为老服务工作,提出了“干部要做敬老的表率,党员要当敬老的楷模,青年要当敬老的先锋”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设立了社区为老服务中心。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娱乐健身、休闲阅读、心理咨询、法律帮助、书画课堂等服务,满足辖区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同时,充分发挥横幅、标语、道旗、社区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微信工作群等宣传载体的作用,营造尊老爱老氛围。

确立为老模式,唱响志愿“主旋律”。社区通过入户排查,了解老年人生活需求,对60、70、80岁以上老人,分别建立“辖区长者服务档案”。明确社区两种主要的为老服务模式。社区“向阳花开”的10名为老服务志愿者,通过区创投项目申报等方式,开展“和谐邻里”为老服务项目,以社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特定对象,开展陪伴服务、联谊活动和广场服务等,拉近与高龄老人的距离,在生理上给予照护,精神上带去慰藉,进一步融洽邻里关系;根据实际需求,以社区购买、邀请公益组织、职能部门等第三方参与等方式,引进专业团队,为社区老年人群提供专业的、普惠性质的服务。两种服务模式互相补充、协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立足公益,点面结合,形成规范,基本做到全覆盖。

组建为老团队,打造服务“新思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为导向,建立三支服务团队。由社区专职社工牵头,以33个自治网格为基础,组建“网格管家”居民互助团队,团队中有居民代表、党员先锋志愿者和各类热心企业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注册成立“向阳花开”志愿者服务队,引导社区热心居民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择擅长的服务领域,积极发挥余热,协助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为老服务活动;广泛动员链接各类社会资源,结合老年人需求,建立专业服务团队的后备资源库,比如第三方公益组织、妇联的心理医生、司法的维权律师、康复医院的保健医生等等,通过资源共享,不断发展壮大各类为老服务力量。

落实为老举措,深化为民“新质效”。社区组织开展“学习强国”进家庭、为老服务政策宣讲、健康养生知识讲座、国学课堂和禁毒、反邪教、反诈骗宣传等常规活动,让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乐趣;每年安排65岁以上老年人和退休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为老年居民办理失地农民、购买“安康关爱”人身意外险,通过“福村宝”报销、长护险、临时救助、社区低收入老年人福利等,为老年人进行经济上的兜底保障;鼓励老年人加入“向阳花开”志愿者团队、“银发生辉”宣讲团、“红袖标”义务监督队、老年舞蹈队、门球队、舞狮队等特色团队,参与公益和公共文化活动,在发挥余热、自娱自乐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广泛宣传身边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代表,在河道边布置“优秀家风”宣传道旗,营造尊老爱老的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