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育新人。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模式不断改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的改变成为一种趋势。为有效实施任务驱动型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开发区(长安街道)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数学学科组在学校智慧教室开展了以“指向高阶思维——基于真实情境下的驱动型任务设计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聚焦课堂,探讨深度学习的另一种可能。本次活动邀请了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严育洪来校指导。
课例观摩,寓教于乐
省锡实二小的杜涵秋老师执教了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帷幕。杜老师创设了真实的大情境——主人公“小刘”带领客人老师游玩二小的科技长廊、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参加课后服务特色课程,以此串联起本节课的三大任务——模仿表达、自主表达、创意表达,以“表现性任务”为驱动,学生在观察体验、思考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自主获得新知,提升了学生的高阶思维。
专业引领,润物无声
课例分享后,严育洪老师就本课案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首先,严老师非常赞同本课中的表现性任务,比如小老师的演示交流、课堂中的各种表演活动,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形式;同时,严老师又提出了任务创设的更多形式,如“创造性任务”、“制作性任务”、“游戏性任务”等,提供了更多设计的角度,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和眼界。他指出,让学生在各项任务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创造、合作、分析等高层次能力,让学习真正发生。
接着,严老师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用任务驱动深度学习”的专题讲座。既然小学生不能做到“把学习看成任务”,不妨“把任务变成学习”,设计“一境到底”的情境,课程开始巧妙引出学生的愿景,用大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真可谓教师“明目张胆”做任务,学生“不知不觉”学数学。讲座最后,严老师还向我们引进了“woop”的思想工具,强调任务驱动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还应该实现学生从自主学习到自主设计学习、制定学习方案的能力和素养。任务驱动式教学以任务为中心,即以学习为中心,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以致用”,更是“用以致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才有更加长远强大的生命力。
答疑解惑,扬帆起航
最后,教师们在提问互动环节中畅所欲言,探讨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不同意见,严老师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真实的课堂反馈,现场答疑,给二小教师们更新教育观念、指明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带着满满的收获,怀揣一颗炽热的数学心,老师们将反思总结,以党史教育为引领,守正创新抓教学,锐意进取育新苗,不断努力探索,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