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余(yú)姓,中国百家大姓氏之一,主要起源于姬姓,东周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
个人档案
余汉清1963年出生,农技员
我想对党说
在党的领导下,无锡的农业会越来越现代化
6月3日,惠山区蔬菜种植专家余汉清在办公室里为落实蔬果机械化种植的事情已忙碌一上午。1963年出生的他以一个共产党员对菜农的真切情怀,36年如一日,践行“服务农业,致富农民”的理想,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付出了辛勤汗水。二十多年来,他获得了部、省、市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成果30余项、获得各级各类表彰荣誉40余项。
余汉清出生在张家港的农家,父亲当过村里的生产队长,打小就对农业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上世纪80年代,他考入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1988年,他从淮安调入无锡县,挑起了发展市属蔬菜基地的重担。初次“稻改菜”,菜农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他带领同事顶烈日转田头、迎寒冬钻大棚,经过对病株及土样大量的调查分析,终于在最短时间内诊断出蔬菜的“病根”,并指导菜农科学应对,最终让近千亩蔬菜“起死回生”,避免了菜农近300万元的经济损失。
余汉清有个多年来保持的工作习惯——每天24小时向菜农提供蔬菜科技咨询服务。对菜农的急事难题,他不分节假日、雨雪天赶赴现场帮助解决。最多的一天,他连续到七个蔬菜基地诊断病情、传授技术。菜农沈显兵曾在惠山区种植茭白,遇到了茭白被虫蛀的问题。了解情况后,余汉清就主动拿着茭白病虫害防治技术材料来到了沈显兵的承包田头,剖析病因,给出防治技术要领,每半月到田头会诊一次,直到茭白上市。这一年,沈显兵的60亩茭白每亩增收400元以上。直到现在,他还对余汉清工作的热情和专业能力赞叹不已。近年来,一大批菜农在余汉清的技术指导下,成为了蔬菜种植能手,惠山区也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无锡叶菜种植基地,所产叶菜占到无锡市场的近三成。
余汉清还进行了蔬果食用安全领域的研究。从“放心菜”准入制试点入手,他联合农林执法大队规范农资市场,与镇级农贸市场、朝阳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互动机制,实现了市民和菜农的“双赢”。后来该措施被省农林厅通报全省学习。
余汉清相继推出了框架式大型防虫网、变频恒压灌溉及微喷供水设施与技术,尤其是后者颠覆了无锡地区夏季中午蔬菜无法浇灌的历史,为现代蔬菜生产提供了一个半自动化灌溉新模式,一年内就在市属基地钢架大棚上推广了3800亩,帮助菜农经济效益实现翻番。
为破解蔬菜基地存在的土壤酸化及连作障碍严重、蔬菜病虫频繁发生、蔬菜产量质量不高等困扰蔬菜产业转型发展的难题,2014年以来,他积极引进、集成和示范推广蔬菜绿色发展新技术,率先在江苏省内5000亩成片推进建设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做好技术支撑的同时,余汉清也时刻关注菜农产销问题。带领蔬菜大户对接各类市场主体,年均签订的产销直供合同近7000吨,有力地推动了惠山区蔬菜订单农业的发展。
余汉清表示,服务菜农、引领菜农致富,自己没有领先的技术可不行,为此他多年来始终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级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据悉,他作为主要完成人,每年组织发表1-2篇论文、每一两年完成1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年平均促进菜农增收节支1150万元以上。他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义务密切党群关系,为菜农多做实事,帮助他们致富。
(晚报记者 黄振/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