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产业数字化赋能新发展 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蓄势待发
2021-04-20 08:47: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在省级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江阴临港开发区内、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南侧,一处老纺织厂正在经历这样的蜕变:“外衣”焕新,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变身工信部、江苏省重点项目——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起飞!

“起飞”之势从落户平台、项目的质量和数量上可见一斑:2个工信部平台、1个省级重大创新载体、2个国际创新巨头……共计18个国家级平台和一流科创项目,“这处曾经又‘重’又‘旧’的纺织企业,经过巧妙更新变得又‘轻’又‘新’,重新登上了城市发展的舞台。”江阴市委常委、临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计军说,以南京理工大学优质高校资源引入和数字创新港建设这步“先手棋”,倒逼产业、城市、生态加快转型,以产业数字化赋能新发展,以数字产业化培育新动能,进而实现产业和城市的永续发展。这亦成为临港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的新路径。

腾退厂房引来企业“抢滩”

历经20个月的紧张施工,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去年9月顺利开学。“早在南理工落地临港的消息传开后,这个老厂房就成了‘风水宝地’。”创新港负责人周宏告诉记者,当时大学还未建成,但与大学仅一路之隔的区位优势,以及南理工的专业优势,让不少企业一眼相中,“无论是智能制造、新能源,还是大数据等,这些都与江阴及周边企业的转型发展非常契合,而利用好高校资源,对企业发展而言,是一条极便利的途径。”甚至还有从广东打来的“抢地”电话,这些都让周宏感受到企业“抢滩”欲望强烈。

这块地的“好”,不仅是企业意识到了,临港开发区更是早有筹划。在洽谈引进大学之初就把相关周边规划作了调整优化,明确了在南理工江阴校区周边建设科教小镇的定位,果断以市场化手段成功回购了这块土地,并通过校企、校地的深度合作,打造一个为产业赋能、与高校配套的高端科创基地。

在与南理工深度对接中,校方给出了新建议,不如抢抓新基建风口,打造为产教融合样板区、数字经济先行区、创新驱动试验区、城市更新示范区。南理工党委书记张骏多次到工信部对接、到临港现场推动,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就产教深度合作给予全力支持。而后,一份建设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意向书经省委批示后,打造数字创新高地的序幕迅速拉开。

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羽翼渐丰

从太湖湾科创带,到霞客湾科学城,创新“春风”由南而至,从今年年初开始,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内,科创项目纷至沓来。1月,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与南理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项目合作的企业纷纷签约,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实训基地、面向典型行业的工业互联网“5G+边缘计算”服务平台等2个工信部平台获批落户;富仁工业互联网平台启动建设,易沃森水环境在线监测项目完成报批;3月,麻省理工国际创新中心、以色列创新中心、云潇互联科技等一批项目签约;4月,智海新材料研究院、新加坡氢能源电池、风电金属材料实验室等落户……

与此同时,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快马加鞭推动。“一层为商业载体,预计可以进驻商户60余家,三层为南理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二层为公共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共享空间,四层为签约企业,一期已基本布满。”临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随着一批批科创型项目落地生根,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这个创新新地标羽翼渐丰。”

剑指世界工业互联网小镇、长江经济带“数字明珠”,刚刚发布的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蓝皮书里,发展蓝图更是清晰可见。到2025年,数字创新港以工业互联网为主导产业的数字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0%以上;建成国家级实验室4个;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3个;培训和培育工业互联网各类人才1万名以上。

入驻项目方对未来热切期待

站在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建筑群前,记者感受到了这个创新新地标迸发出的澎湃动力,这种感觉不只是因为创新港高标准的硬件建设,更多的是来自于入驻项目方对未来的热切期待。

麻省理工区域创新中心主任曹夏平便是其中之一。“区域创新中心落户临港,将带领国际的孵化团队,尤其与临港比较契合的产业链进行合作。”作为国内一流的科创项目孵化平台,麻省理工国际创新中心项目由麻省理工广州创新中心建设,将围绕临港主导产业和麻省理工优势学科,为本地企业发展和转型提供技术成果支持,引导企业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创新性企业梯队发展、培育孵化机制。

“只有创造更多的创新载体,才能形成辐射效应,让数字创新港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重镇。”周宏说,签约落户的项目中,就有不少是“全国首创”项目。“目前的水质监测,还停留在对化学成分,如氮、磷等的监测,对重金属的实时在线监测仍是空白。”易沃森水环境在线监测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依托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人才优势,在全国首创了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目前已有两项国家级标准正在报批,正计划把一个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水质重金属监测的数字平台落户数字创新港。(记者 唐芸芸)

标签:江阴;创新;长三角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