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次调解结束,小区居民向她鞠躬致谢
2020-11-27 10:34: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她不是法官,每天却准时准点到法院上班;67岁的她退休多年,却仍扎根基层一线。她叫施秋珍,是滨湖区法院的调解员,自2016年应聘成为调解员以来,年均调解结案300多件,是法院名副其实的“明星”调解员。

一次“拍案而起”让她成了调解员

施秋珍有个当法官的理想,遗憾没能实现。2012年,她受邀成了滨湖法院的一名陪审员。陪审员被称为“不穿法袍的法官”,从那时起,她就对这份“兼职”上了心。“我喜欢记录,喜欢思考,总是想案件的矛盾点在哪里,应该怎么解决,遇到不懂的就向法官请教,就这样边做边学。”

陪审员是作为公民在法院中的“耳朵”和“眼睛”,参与到办案过程中。施秋珍说,大多数情况下,陪审员不需要经常发言,她则是个心里有话就要一吐为快的人。参与审理一起摄像机失窃案时,因原告无法拿出证据,案件一时僵持住了。就在当事双方辩论期间,施秋珍忍不住拍案而起:“我有话说!”审判长同意后,施秋珍将内心的话全说了出来,说得原告方低头认错,将双方的矛盾当庭化解,原告最终撤诉。事后,她并未与这名小伙“结仇”,而是成了朋友。

就是这件事为施秋珍打开了新大门:“当时法院的领导就跟我说,我应该当人民调解员。”这与施秋珍的想法不谋而合,最终在2016年,她应聘成为滨湖法院的调解员。

“明星”调解员是这样炼成的

2018年8月,一群人来到滨湖法院反映问题:他们是滨湖区某小区的业主,而且是集中在14楼至18楼的业主,整整两年,这些楼层几乎没有自来水,水龙头只会滴滴答答地滴水,只有晚上10点之后才能接上一些水。施秋珍说,当时群情激奋,他们不愿接受调解,只想起诉开发商,“想想大热天里水都没有,这日子还怎么过。我就跟他们保证,一定把开发商叫来调解,让居民们也出几个代表”。

退休前,施秋珍在锡惠公园领导岗位上多年,对于这种情况一眼就察觉了问题所在:“其实就是供水压力不够,本来很容易解决,就是开发商不愿意。”施秋珍说当时她就要求开发商方面必须有人到场,并且将此事向12345进行了反映。施秋珍记得,调解那天是周一,调解书是周二出具的,当时要求开发商必须在周六前将水压问题解决,最终在周五,相关居民家中终于通上了水。这还不算完,为了确认事情真的得到了解决,施秋珍背着包拿着瓶子挨家挨户地上门接水,确保居民家中的水压正常。

“我这个人比较强势,但调解一定要有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将心比心。”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欠薪类的调解案件多发,就在不久前有四个年轻人到法院求助:他们大学毕业进入企业两年都没拿到工资,企业负责人不接电话,发函也被退回。施秋珍了解情况后直接上门,堵在企业门口要求对方出面:“企业困难是一回事,有问题可以协商,但是不能逃避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这些孩子刚走上社会,就一桶冷水浇下来,是你们自己的孩子该怎么想?”在施秋珍的调解下,最终企业与被欠薪的员工签订了协议。

施秋珍说,她想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帮助,因此她总是要求自己“热心一点,务实一点”:“对他们来说,打官司是最无可奈何的选择,所以才尽量在诉讼前将事情解决掉。”施秋珍所在的调解室内,墙上挂满了锦旗,她说这就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肯定。

“调解不能光坐在办公室里”

施秋珍处理的都是民事案件,通常都是家长里短的纠纷,平均每年都要处理结案300余件,即使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她也已处理了200多件。她总结自己的工作说,调解纠纷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只听双方说还远远不够,一定要去到问题现场、投诉人的家中,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了解当事人的想法。

滨湖法院调解工作的一大亮点是对居民楼漏水问题的调解,每年都会有十多起这样的案子。前些年,一老小区的居民专程向她求助,说小区的居民楼一下雨就成了“水帘洞”。她了解下来,发现该小区没有物业进行管理,居民楼落水管破裂,天台的排水沟内满是裂缝,导致一下雨雨水就只能往居民家中灌。“没有物业,房管部门总有吧。我就将当地房管部门负责人带到现场,说如果换位思考,我们自己住在里面会有什么感觉?”在施秋珍的一番调解下,负责人当即保证在10天内解决问题。听到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在施秋珍离开时,小区的居民都向她鞠躬致谢,这一幕她至今难忘。

“不怕磨破嘴,甘愿跑断腿。”施秋珍说,只有到了现场,才能全面地了解案件的矛盾所在,“漏水有多严重,维修需要多少人工,光听说是不知道的。离婚调解里,家里人什么态度,离婚有没有家人的因素,这些只听夫妻两人讲也是不够的。”采访才结束,施秋珍就跟着一名因欠薪引发纠纷的当事人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一名优秀的调解员,能使正常诉讼中需要法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化解的难案,变成快审快结受到当事人表彰的简案。“像施阿姨这样的调解员,生活经验丰富,尤其是在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和方法上,十分讲究。”

据介绍,滨湖法院积极吸纳退休法官、法律工作者、人民陪审员、社区干部、行业主管等人员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法律经验和群众经验来化解纠纷。目前法院共有11名人民调解员,其中6人于去年10月才上岗,截至今年9月,这些调解员共诉前化解纠纷1522件。

(晚报记者 甄泽/文 冯成/摄)

标签:调解;施秋;法院
责编:鲁勇旺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