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深化沪锡合作,打造科创新地标 无锡逐步实现以“合作人”姿态的奋楫同行
2020-07-02 11:02: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身处中国产业化程度最高、城市间竞争最为激烈的长三角,风云际会的实力竞合“激战”正酣。

6月18日,作为融入大上海、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行动,2020无锡(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在沪举行,无锡发出招募“城市合伙人”的诚挚邀请,被赋予了“全面开启锡沪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时代”的深重含义;对无锡而言,跨越边界打造协同开放的共享生态和创新体系,借助创新迸发经济新增长动能,早就写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尤其是强化沪锡合作的任务清单上。

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对长三角一体化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其中国管理合伙人黄佳认为,除了成效显著的交通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更意味着信息、科创、产业链等的打通。如此一来,沪锡之间合作的化学反应更令人期待,无锡要做的不仅仅是承接,更应以一个实力相当的“合作人”姿态奋楫同行。

创新主体增长尚需提劲,跨界借力势在必行

科技项目从体量和投资额来说,并不像成熟的产业项目有鲜明的显示度。尽管如此,无锡仍迫切地推动与上海等地的科技交流。

一组数据,道出了“万亿GDP”之后无锡发展背后的短板:目前无锡市土地开发强度近30%,已逼近极限,大体量产业项目所需要的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已不再是无锡的优势;而另一方面,2019年全市新增法人企业仅5万家,与苏州、南京进一步拉开距离,如果说新注册企业是蓄积科技企业的水库,那么无锡“创新水位”正出现下降趋势。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加入进来的话,创新将是乏力的。”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涵杰说。一个科技企业从孵化到培育到壮大通常需要5-8年的时间,目前无锡所拥有的卓胜微、药明康德等“独角兽”企业,都是从先前引进的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中孕育而来。“如果今年起全市每年新增5000家科技企业的目标都能顺利实现,几年下来总量将非常可观,‘雏鹰’‘瞪羚’‘独角兽’才会从中脱颖而出,所以一定要保证科技型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

以科技创新为契机加速发展,能倚仗的除了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外,借力外部资源不可避免。事实上,无锡和上海的联系本就密切,先有布局物联网产业引入的首批IT专业人士,后有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华虹项目,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将合作引入更深层次也就成为无锡的必然选择。陈涵杰介绍,在上海的科技合作洽谈会正是以往产业项目招商的另一重“打开方式”——根据无锡的优势产业基础、特色,引进原来缺少或者说不是非常充沛的科研资源、人才和项目合作对我们来说意义更大。

相关人士认为,对无锡这样一个城市,10家企业里面有一家科技企业即10%,是最起码的要求。从概率论的角度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通过科技招商不断引育科技企业——只有总数足够大,必然的结果才会出现。

沪锡合作,“紧密型”“互补型”兼具成为注解

芯片设计企业君谱公司即将落户无锡,创始人顾强最终作出这个决定,产业链和低成本是加分项——无锡在集成电路、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积聚优势明显,集成电路产业2019年全市实现产值1178亿元,位居江苏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接近江苏省一半。“无锡有一批集成电路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完备,产业生态环境相当优异。”顾强表示。

被称为创业板“股王”的卓胜微也是一家从上海“出走”无锡的企业,创始人许志翰告诉记者,虽然离开上海,但是依然在其产业、创新辐射圈内,也和当地企业、高校有很多合作。他认为:“地理的距离并不是绝对的。”

多层次的合作正在开展。在充分吸引上海科教、人才等资源要素的同时,“紧密型”“互补型”兼具成为锡沪合作的注解。

“上海张江实验室的光源科学中心,上海交大的汽车、人工智能,复旦大学的生物医药,上海大学的新材料等重要实验室的科技设施,无锡的企业都可以用创新券来使用。无锡则开放了‘神威·太湖之光’的超算中心、江南大学食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谈及无锡与上海建立科技资源服务共建共享平台十分兴奋,他表示未来的方向是推动科创服务的共享互认。

这种互通还体现在人才方面。上海科教资源丰富,但对于非上海户籍的在沪大学生来说,创业成本较高;而无锡创业环境良好、宜居。上海国家大学科技园联盟副秘书长申建华告诉记者,当各地城市政策差不多时,他们会倾向于向这些创业者推介给无锡,“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学生留在上海,但可以帮助留在长三角。”

“一线城市对创新人才的虹吸力无法回避。”但陈涵杰同时表示,无锡作为一个承接者也有优势,“如同农作物一定要生长在合适的环境里才会有好收成一样,适合上海的产业不一定适合无锡。无锡承接的产业项目,要与上海乃至长三角产业集群配合,才会有效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为此,无锡在面向上海等地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时,适度降低了门槛:只要主营业务范围从事科技研发、科技创业相关内容,没有注册资本要求。但政府也不是简单地给资金、给场地,“各个区、各个园区都制定了相关的科创项目、人才落地政策,对照相关细则,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的扶持。”

加速融入,打造无锡创新地标

无锡融入长三角、对接上海的动作愈发高频和笃实。

5月底,江阴高新区(上海张江)科创孵化器揭牌,成为无锡市首家驻沪“科创飞地”,形成了一条上海孵化、江阴实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为江阴高新区与上海联动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搭建重要平台。

越来越多创新元素涌入,越来越灵活的合作模式,激发了两地创新协作的火花,也为无锡进一步打造区域创新集聚地赋予了加速度。

北京有中关村、上海有张江、武汉有光谷,无锡虽然有诸多大院大所,但是并没有能在全国叫响名号的创新集聚地,想要成为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欣欣然向往的创业创新盛地,把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宜居优势转化为“锡引力”之外,还要让自身的“创新”个性更加显著。

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将大手笔谋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划出473平方公里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黄金岸线”。孙海东介绍,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以太湖北岸、西岸为依托,向陆地延伸5公里,湖岸线108公里。“‘科产城人融合’的理念将贯穿始终。”孙海东表示,太湖湾科创带核心是“一核十园多点”拥湖发展,全面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融入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无锡贝斯特副董事长曹逸认为,本地某些行业的薪酬水平加上生活成本等因素并不比上海缺乏竞争力,“但在上海,岗位需求更多,职业履历含金量更高。”陈涵杰表示,太湖湾科创带就是希望集聚优势产业领域的科研平台、创新企业、创业资本,让项目、人才在这里能够高效地“运转”起来。“比如科技金融是无锡的短板,目前无锡很多高盈利的科技企业,背后的资本多数是来自上海、南京等地,创业资本不活跃,创新就不会活跃。”通过太湖湾科创带的建设,本土民营资本可以更直接地对接创业团队、项目,提升科技金融的活性。“在长三角,我们只有树立一个显著的科创地标,才能吸引更多项目、人才向这个方向流动。”(记者 高飞)

标签:无锡;创新主体;长三角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