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6日无锡讯 凌晨5点,胡峥嵘床头的闹钟准时响了起来。简单地洗漱进餐后,胡峥嵘戴上口罩,拿上防护用品,开车载着一个小组的同事向汽车站驶去,这已经是他第10次上岗执行市汽车客运站志愿测温服务工作了。
胡峥嵘和同事们正在关注测温数据
跟随胡峥嵘的脚步,我们感受着这群来自统战系统的21名测温志愿者们一天忙碌的工作,感受着他们面对疫情在胸中偾张的血液,感受着他们透过护目镜发出的坚毅目光,感受着他们倾情为民的情怀和担当……
有一种信仰叫忠诚
吴士华,市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鼻梁上架着的老花镜和略显蹒跚的步履,已经无法掩盖他57岁的年纪,可他自己总是说“感觉还像小伙子,还能多干干”。
吴士华所在的综合组负责转运工作,接触的都是要集中转运后隔离14天的入锡人员,他们产生急躁情绪在所难免。吴士华和同事们在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的同时,一趟接一趟送旅客到转运点,每半个工作日就要送300多人,至少要来回60趟。
吴士华和同事们正在核对信息
当初,市级机关工委招募第4批志愿者时,让刚刚参加完社区志愿服务的统战机关党委副书记马文娟犯了难:“前3批志愿者有的还在战位上,现在硬生生再挤出几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吴士华第一个报了名。队伍组建完,令马文娟很是吃惊,包括市侨办专职副主任章叶春、市民宗局副局长程鹏、市工商联副主席蒋宜春和市民宗局四级调研员陈士林在内,有5名市管干部参加了这批突击队。“党叫干啥就干啥!这个时候,我们这些老党员必须顶上去!”吴士华坚定地说。让吴士华意外的是,女婿蔡超作为车站地区派出所民警也加入了突击队,翁婿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
什么是党性?什么是信仰?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赢得返锡复工人员的“满意指数”,换来全市人民的“健康指数”,用自己朴实的行动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在最前沿,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第一线。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在突击队里,来自民盟的黄鑫已经是连续两次主动请缨参加志愿服务了。作为一名湖北黄石籍的新无锡人,黄鑫铭记着无锡人民全力支援老家黄石的善举,感恩“共饮一江水”的大爱,一直想着“为无锡疫情防控做点事”。在火车站突击队坚守20多天后,黄鑫接着加入汽车站突击队,继续战斗在最前线。
“您好,请测一下体温”“请准备好身份证供公安人员查验”……测温,看上去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轻松。汽车客运站负一楼的出口阴冷潮湿,队员们在这里每天一站就是6个小时,检测旅客体温7000多次。遇到发热的旅客,他们就立即安排到车站临时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有的旅客刚结束大巴车上闷热的旅程,有的戴着帽子,都可能导致体温偏高,就需要“凉一凉”再测。忙碌一天下来,感受到的不是寒冷,而是防护服里充斥的热气和护目镜里凝结的水雾。
一次,致公党党员殷亚红发现了一位来自东北的入锡人员行为异常。当得知按照现行政策要求需要隔离后,这位旅客顿时焦躁不安,决定返程。殷亚红跟他耐心交流,了解到他没有现金、没有手机,就帮他取来盒饭,买了车票顺利送其返程。殷亚红认真地说:“只有关注好每个细节,把好每个关口,才能阻断疫情的传播风险。”
殷亚红、陈士林想方设法为需要转运的旅客解决午餐
站好一班岗,尽好一份责。队员们时刻牢记着守护锡城大门的使命,他们心里非常清楚:每位返锡来锡旅客的健康,都关系着全市“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大局和复工复产进程。
有一种情怀叫奉献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看到队员发到微信群里身穿防护服的照片,同事们纷纷留言点赞。也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一批批队员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勇敢战斗在疫情防控前线。
穿上防护服,就好像身披白衣天使的战甲,时刻提醒着每个队员正在与无情的病毒激烈斗争。队员们有时上午就要吃午饭,直到天黑透才下班,中间又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往往饿得前胸贴后背。市工商联的包骞感慨地说:“我们男同志还好点,好几位女同志为了确保在岗6个小时内不上厕所,上岗前4小时就不再喝水了。”
市委统战部的孙健连续两批参加志愿服务,已经连续在一线工作超过4周。因为爱人在医院检验科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在参加这次突击队前,孙健就把6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送回了老家。面对采访,隔着防护面罩,孙健的眼睛有些泛红,只是简单地说:“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就第一时间接回孩子。”在这批队员的任务即将结束之时,孙健第三次报了名,还要继续战斗。
孙健正在为旅客测量体温
他们的付出令人动容。殷亚红的母亲春节前刚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手术,爱人又突发股四头肌和半月板损伤无法行动;农工党的程华孩子年幼,父母体弱,还有99岁的外婆要照顾,爱人还在外地;陈士林爱人在社区工作,女儿在干休所工作,一家三口全部在防疫一线,三人却在三条平行线上……
一路前行,风月同天。病毒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隔越远,却把心与心的距离越拉越近。冬天总会过去,待到春暖花开之时……(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