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无锡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播撒下"希望种子"
2019-12-17 16:21:00  来源:江南晚报  
1
听新闻

  

  编者按

  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30年间,希望工程始终锲而不舍地践行着一个朴素理想:让每个孩子不再因为贫穷而失去课堂。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也为希望工程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希望工程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也让公益理念印刻进每个人的心灵。

  “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希望工程所成就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希望。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是新时代赋予希望工程的使命。让“希望”的初心永远在线,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继续将爱心传递下去,用“希望”之光点亮未来。

  

  一提起希望工程,很容易让人想起“大眼睛”苏明娟等人,这些贫困孩子在爱心人士帮扶和自身努力下,实现了人生迭代。希望工程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至今已经实施了30年,社会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他们在贫困学子心中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为他们托起明天的太阳……

  他累计捐助680余名学子

  夏玉庭今年47岁,从事家具行业。他从2006年开始与希望工程结缘,小时候在农村经历过贫穷,所以在资金宽裕的时候他就想去帮助一些贫困孩子。

  夏玉庭的第一笔大额捐款是给汶川地震灾区捐了10万元,他也是无锡市首位通过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超过10万元的企业家。夏玉庭说他当时做点小生意,看了电视报道后一开始准备捐1万元,看了十分钟后决定捐3万元,看了半个小时就想捐5万元,“当看到一个小时左右,我想起码捐10万元。”夏玉庭当时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第二天一大早夏玉庭就带了一张空白支票去捐款。

  捐款之后,有电视台和报社来采访夏玉庭,一开始他是拒绝的,“后来他们说我的行动可以抛砖引玉,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家来捐款,我就接受了采访。”夏玉庭的亲戚朋友、生意伙伴都在他的带动下积极捐款,光是他周围的人就捐了200多万元。

  多年来夏玉庭始终心系社会弱势群体,不论是家境贫困的在校学生,还是福利院里被遗弃的孤残儿童都牵动着他的心。为了帮助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夏玉庭10余年来坚持每年捐赠3万元,目前累计捐助了680余名贫困学子。有一次在新闻报道里看到有个小女孩被父母遗弃后冻死了,夏玉庭很感慨,过了几天就去儿童福利院捐款捐物。此后,他几乎每年都会给福利院的孩子们捐款捐物,至今已经坚持了七八年。

  夏玉庭说,这些年给希望工程捐款,给他生活、工作、人生等方面都带来了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作为商人,有了点成绩也证明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慈善是回报社会,“只要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我每年都会去捐助。”夏玉庭认为自己只是付出一部分金钱,但对那些孩子们来说却会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

  夏玉庭对希望工程公开透明的运作模式比较满意,“他们给我一个详细的贫困学生名单,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困难程度等都有很详细的说明。”

  【想对希望工程说】

  其实在无锡也有一部分弱势群体。我想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也希望媒体多做一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他年龄不大“捐龄”可不小

  陈旻辉今年18岁,年龄不大,但“捐龄”可不小,早已是“希望办”的熟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每年的捐款额都会增加100元,一直到今年18岁的陈旻辉亲手捐出了自己的“成年礼”——1800元。

  陈旻辉今年刚上大一,就读于无锡太湖学院。谈及2007年第一次捐款的记忆,他记得是父母陪同他一起去的,“那时候小嘛,加上又要去见陌生人,肯定是不情愿的,但是爸妈告诉我有很多小朋友家庭条件困难,读不起书,用我的压岁钱捐款可以帮助他们,也希望我能珍惜自己读书的机会,所以我就同意了。”

  陈旻辉说,父母总是要求他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助他人。“父母从小就告诉我,生活在富裕的无锡家庭,我是幸福和幸运的。以前父亲去贫困的地方出差,目睹了不少孩子想读书却因困难而不允许。父亲回来后就给我讲述那里的情况,给我看照片,这对我的影响很大。”

  陈旻辉的妈妈季瑛找出了2007年2月27日的第一张捐款证书给记者看,证书上写着“陈旻辉同学:衷心感谢您为希望工程捐助500元整。您的热心支持,将为受惠的失学少年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季瑛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孩子还小,亲戚给的压岁钱不少,可以捐出一部分献爱心。后来经过全家讨论,决定每年按照年龄来捐款,7岁就捐700元,8岁捐800元……这一年一张的捐款证书也记录了陈旻辉的成长。

  等到上初中后,一过年陈旻辉就很主动地去捐款,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都认识他了。他回忆到,有一年去捐款时,是一位新的工作人员接待他的,一见到陈旻辉就说:“你就是陈旻辉吧?”原来,以前的工作人员调走了,交接时告诉过接替者——每年大年初七陈旻辉同学都会来捐款,“所以他就认定我是陈旻辉,这让我很感动。”

  陈旻辉表示,参与希望工程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也让他懂得了助人为乐。“等到经济独立后捐款数额不一定会参考年龄,我会根据收入和能力继续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想对希望工程说】

  特别感谢希望工程组织的存在,感谢希望工程的工作人员,希望工程陪伴了我的成长。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希望工程,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读得起书,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新闻背景

  希望工程托起 “少年梦” 和“中国梦”

  除了夏玉庭和陈旻辉,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爱心人士在默默奉献着。比如“希望之家状元奖”的设立者蒋先生,从2000年开始,除了在物质上每年资助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圆梦大学,还定期举办交流座谈会,关注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烦恼,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再比如无锡供电公司的许先生,结对父母离世、跟随奶奶生活的毛毛(化名),每年都资助她3000元,已经坚持了5年……

  据了解,无锡市希望工程于1992年起正式实施开展。上世纪90年代起,先后在湖南、四川、陕西、安徽、新疆等地援建希望小学90余所,希望书库52个,救助贫困失学儿童上万余名。自1999起,逐步拉开资金助学的帷幕,联合社会各界爱心资源打造了“希望之星”“优秀受助生”“慈善助学金”“慈善圆梦”“希望之家状元奖”“蛟龙号”等多个助学项目,受益人群从小学一年级覆盖至大学四年级。2018年起,正式启动“童享阳光”公益计划,将目光从贫困学子扩展到“事实孤儿”群体,关注他们在物质、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同年排摸101名“事实孤儿”,2019年数据库动态更新至83名,由各市(县)区团委实施精准帮扶。

  无锡市希望工程一直在谋求转型之路,将继续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托起“少年梦”和“中国梦”。

  (记者 潘凡/文 受访者供图)

标签:希望工程;捐款;编者按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