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无锡荣巷举办传统文化“无锡竹刻”普及培训班
2019-08-21 15: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21日无锡讯 8月21日,无锡滨湖区荣巷街道举办“院地同心”文化统战基地系列活动,40名来自非洲各国的学员和部分院所职工,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的院地职工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培训班上,学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双契轩留青竹刻技艺,并在竹刻大师乔锦洪之女,双契轩竹刻世家第四代传人乔瑜指导下,雕刻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

  乔瑜是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竹刻的代表性传承人,先以纯熟的英语向外国友人介绍:双契轩竹刻的主要创作技法是“留青竹刻”。竹刻艺人在未经刮去外皮的竹子表面写字绘画,然后将图文以外的表皮铲掉,形成以竹青为凸起图纹,竹肌为衬底的阳文雕刻,这种雕刻方法就称为“留青”,也称“雕皮留青”或“皮雕”。

  她介绍:经年累月,竹肌和竹青产生变化,形成鲜明的色泽对比,精心镌刻在竹青表面的物象层次和表现皴擦晕染的刀痕就清晰地显露出来了,竹肌中密布的纤维细丝也从暗红的底色中隐约可见,此三者相映生辉,使留青竹刻艺术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高洁、素净和古雅之美,令人陶醉。

  无锡竹刻的主要代表是第三代传人乔锦洪和女儿乔瑜。无锡竹刻于199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江苏省第一批受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名录”,并载入《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典籍。2006年,无锡竹刻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2008年,无锡留青竹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无论是非洲学员还是本地的院所职工,对能够参加下培训并亲手竹刻作品都感到十分兴奋,大家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初步的技法。据了解,从2012年起,无锡市政府即依托本地专业院校开展职业化教育与非遗项目研讨传承,把无锡留青竹刻的学习纳入艺术专业学生的特色课程教学、专业设计中。此外,还通过持续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无锡留青竹刻。(熊涛文/摄)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