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上海儿科"AI医生"上岗 你会让人工智能医生看病吗?
2019-07-05 09:57:00  来源:无锡日报  
1
听新闻

  最近,儿科“AI医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岗”,能看300多种儿科疾病,覆盖所有普通内科和常见亚专科。据介绍,通过学习数百万个以往病例,正式上岗的“AI医生”在辅助导诊、诊前检查、智能诊断上的准确率均超过90%。前几天,继创下肺结节检测、肝结节诊断技术的重大突破后,阿里AI又攻克了难度系数更高的心血管识别技术。“AI医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吗?医生会不会因此失业?患者能否完全接受机器人医生?网上掀起热议。

  记者在医院门诊部采访发现,超过一半的患者对“AI医生”看病并不放心。市民李女士表示,如果生病,自己不会选择“AI医生”:“疾病是关系自身的重要事情,容不得半点闪失。当医疗变得复杂的时候,需要人做出决定,人工智能无论多么优秀,我觉得都不能代替人做决断。特别是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把脉、触诊、看面色和舌像,‘AI医生’肯定是不能做的。”市民王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无锡人称看病为看医生,就是说要当面看到医生,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机器,还能叫看医生吗?”他认为,老练的医生凭直觉、丰富的经验下诊断,而普通患者对“AI医生”的判断规则并不清楚,会感到不安。

  还有患者不喜欢机器人的冰冷感。市民秦女士就告诉记者,有一句描述医生职责的话她很喜欢:“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认为,医生对病人的人性化关怀是治疗和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不能用机器取代的。“还有,在‘AI 医生’面前,病人的隐私怎么保护?医疗事故谁来负责?”

  不过,也有一些患者对“AI医生”表示支持。白领叶小姐表示,会不会让“AI医生”看病也许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如果‘AI医生’的诊断正确率非常高,甚至要好于人类医生,对它们的不安或许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记者了解到,无锡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是无锡地区最早引入AI技术的。影像科学科带头人方向明介绍,2016年底,他们就针对几种疾病,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开发了AI 技术。这项技术多用来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以及检测儿童骨龄。判断儿童是否早发育,要求医生经验非常丰富,而且读片时间不少于15分钟,如今用AI技术,5秒就可以出报告了。还有脑溢血的类型和出血量,乳腺肿瘤、前列腺肿瘤、肝脏肿瘤的检出和判断方面,AI技术都在发挥优势。

  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主任医师孙应明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的不断积累,“AI医生”的水平会越来越高。身为医生,与其说担心被“AI医生”抢了饭碗,不如说巴不得“AI医生”赶快把自己从纷繁复杂、艰辛耗时的诊疗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医疗中有很多图像处理工作,完全由医生人工识图会耗费大量精力,准确性也不高,假如“AI医生”能替代这部分工作,无疑会减轻医生的工作负荷,而且能看见医生肉眼易忽略的小细节,有利于精准化治疗。再如,手术这类耗时费力又有高风险的工作,如果未来AI 手术机器人能够干得更加精细完美,也是好事一桩。

  “智慧医疗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不过,他同时也表示,“AI医生”只能充当医生的助手,只能代替某个环节的工作,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特别是医生与病人的情感交流,‘AI医生’是不能替代的。”(张纪红)

  网友热议

  @岁月静好:目前AI诊断准确率也达不到100%,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碰上了医生误诊,还能要求医院赔偿或处分该医生,要是“AI医生”给我看病,万一看错了,谁来负责任?我还能不能相信这个机器人?

  @宝宝:机器人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医生为病人看病,为了确保没有漏诊、对患者负责,最后还要医生亲自去审核一下,“智能+人工”才会让人更放心。

  @momoyixiaobu:AI在医学上的空间无限。

  @周涵有心眼:确实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检测系统+设备,潜力巨大,但也没有必要过度神话。

  @兔子君-:医生可以把时间用在研究上。

  @王小石:科技造福人类。

  @Robinson-8:人类利用工具的能力强大到不可想象。

  @想娶一只猫:当AI能代替医生时,是不是就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了?

  @烙饼要加葱:希望能加速临床造福于民众,我妈妈如果能应用到今天的科技成果就能延寿了。

  @_云客:把技术用在医疗上,真的是为人民服务。

  @深氪:以后医生除了学医术,计算机也要精通……

  @幸运的医学lemo茶:影像可以人工智能化,个体化治疗不能。

  @一Q一个小瑞文:AI只能是辅助,决定权应该还是医生。

标签:医生;结节;看病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