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滨湖区法院了解到,法院通过审判和执行联手,成功阻止了一起涉嫌“套路贷”的骗局。一套被疑似“套路贷”手段霸占的房屋,时隔3年终于回到了产权人范某的手中,范某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喜讯告知正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老母亲。
2016年10月,胡某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范某及其母亲将位于市区某安置小区内的一套房屋过户到他名下。承办法官在审理中发现这起纠纷存在诸多疑点。涉案房屋近1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成熟,但是合同上的房屋价格奇低,只有25万元。而且,正常的二手房交易通常要等买家支付了大部分购房款之后,产权人才会考虑交付房子,这套房子却在胡某付10万定金当天就交付了。
据范某反映,事情背后其实另有隐情,他之前因为手头拮据向胡某借款8万元,加上利息一共是10万元,因为没有及时还上钱,导致他和70多岁的老母亲当年5月底被赶出家门。为了保住房屋的所有权,范某一直不答应过户,没想到胡某竟然把他起诉到了法院。
经过相关机构鉴定,范某的房屋价值70多万元,胡某和范某的合同价格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种种迹象表明,这并非一起普通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承办法官在抽丝剥茧后,认为案件是涉嫌“假买卖真借贷”的“套路贷”案件。法官多方面进行剖析论证,认定涉案房屋买卖合同无效,驳回了胡某的诉讼请求。
事后胡某不肯轻易罢休,以上诉、信访、申诉等方式拖延,企图实现霸占房产的不法目的。在穷尽各种途径都未能得逞的情况下,胡某依然无视法院生效判决,继续霸占涉案房屋进行出租盈利。无奈之下,范某前不久向滨湖法院起诉,要求胡某迁出涉案房屋。
在充分了解案件来龙去脉之后,负责审理房屋迁出案件的法官果断裁定先予执行,并主动与执行局进行了交接。执行局接到先予执行申请后,立即审查立案并快速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5月30日组织干警赶到涉案房屋,实施强制迁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攻势下,面对审执联动强力出击,胡某不得不配合法院工作,将涉案房屋交还给了范某。
据悉,目前这起房屋返还纠纷在进一步审理中,涉及房屋细节问题和被霸占造成的损失等,范某可以向胡某要求赔偿。相关案件线索,法院已移交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近年来,滨湖区法院在审理房产纠纷和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层层把关,强化“套路贷”等骗局甄别防范,有效遏制了放贷人企图利用法院诉讼达到非法目的的行径。(念楼)